来源:映象网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策持续助推对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很大。”1月17日,河南省政协委员冯国鑫建议,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我省体育产业,鼓励企业参与省队各赛事项目俱乐部(协会)冠名。

  冯国鑫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减肥降脂、塑形美体,社交性需求,雾霾等环境因素也加大了人们对于运动的需求度。2020年受疫情影响,更多人关注到自身的健康与体质问题,激发起全民运动的意识。

  据了解,2014年后,国家顶层不断对体育产业连续推出多项重要改革政策,2017年后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瞄准更加细分和专业的领域,显示出产业已经逐步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以河南田协组建的世纪中原体育文化公司为例,他们专业承办马拉松赛事,打造出郑开马拉松等多个品牌赛事,证明引入社会资本市场化后,体育协会发展有了更宽的天地。”冯国鑫认为,在体育专业队发展上,专业运动队俱乐部化、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化,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19年,我省体育局就和碧源控股集团签约成立河南省羽毛球专业队,该队是全国唯一一家“省队企业办”试点单位。与此同时,俱乐部的形式也为专业运动员的延续生涯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这些联办优秀运动队正逐渐成为河南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在我省,体育产业总产出占同期河南省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91%,低于我国2019年体育产业全国GDP总占比近1%的标准,青少年更是作为引领体育消费经济的主力人群。

  冯国鑫说,虽然体育成绩占学生学业成绩的比重在加大,但在考试科目上还较缺少适合拉动体育消费的设计,专业运动队的成立也只是为了拿全运、奥运等奖牌,并不能有效带动大众体育消费,也未形成符合不同教育阶段运动需求,适合长期参与的技能运动项目架构。

  这也说明河南体育产业依然要解决规模小、品牌少、基础薄、商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河南体育产业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此,冯国鑫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经营运动场馆,“现在省内大部分体育场馆产权属于各个地市(区)政府,缺少统一经营,各个场馆运营效率较低,满足老百姓丰富多彩的体育生活的能力不足,可利用社会资本加速对场馆的整合提升,以技术创新赋能场馆,提升场馆商业化人流的全民健身,带动新消费。”

  此外,加强省级兴奋剂检查数据和全国反兴奋剂检测中心数据的联动。针对不同运动员项目的专业需求,明确和完善反兴奋剂检测的范围和流程,满足不同运动员的食药产品需求,有助于运动员保持更好的参赛状态。

  同时鼓励企业参与省体育课题立项研究。目前我省体育课题研究立项申报单位多为各高校,省局委托项目较少,2020年仅2个,且研究经费较少,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参与省体育课题委托项目研究的政策,在补充研究资金等基础上,更好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还要鼓励企业参与省队各赛事项目俱乐部(协会)冠名。现有国家级运动员选拔方式多通过由下至上的体队训练,一般训练经费较有限,在改善运动员训练条件、装备水平等后勤方面,可允许企业通过资金支持、产品支持等形式参与到运动员的日常培养。

  通过发掘协会商业价值,普及大众体育,释放协会活力。目前省体育局各协会都在落实“管办分离”要求,为充分释放协会的活力,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改制协会,立足省内人文、自然、体育优势,与企业合作打造群众参与度高、拉动消费面广的全民健身领域赛事,优化赛制、创新赛事。

  最后,他还建议,通过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体育活动。赛事是撬动青少年体育普及的杠杆,相关单位可以加强合作,进一步细化赛事平台的搭建,通过改革创新,完善竞赛体系,通过建立政府指导、学校治理、校企合作、行业融入、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高水平竞赛中来,为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