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早,辛店镇大竹园村第一书记郭伟便驾车前往村里,他要赶在假期结束前把村里贫困户的档案再整理一遍。

  2015年5月,郭伟被县交通运输局派驻到大竹园村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吃住在村,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改变了这个贫困村的面貌,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赞誉。

  以党建为统领 推动精准扶贫

  驻村第一天,郭伟放下简单的行李就走村串户,向村民们了解村里的情况。

  大竹园村位于叶县辛店镇西北,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30户、1050人,其中贫困户55户、贫困人口172人,耕地面积1310亩,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仅有个别群众从事禽畜养殖、果树种植等,经济结构单一,是扶贫开发重点村。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对农村来说,是否有一个真正为经济发展考虑,是否真正为村民利益着想的村两委,是全村能否整体脱贫的关键。

  为了建设好村级班子和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郭伟先从班子抓起。一手抓支部建设,一手抓阵地建设,规范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深入“学党章、学系列讲话”,每周都要组织村两委成员参加学习教育,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等各项工作制度,还多次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民主生活会,让大家把憋了好久的心里话摆到桌面上,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工作之余,郭伟时常到村两委人员家中闲谈。很多事情在闲谈中得到了沟通,达成了共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干部的心齐了,劲儿足了。

  把贫困户的冷暖放在心里

  摸清了每户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郭伟针对贫困户的不同家庭情况制定了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村民刘新安家庭困难,母亲田付荣85岁,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已经多年不能下床走路了;两个孩子,一个正在上大学,一个正在上初中,属于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每年到两个孩子开学交学费的时候,是这个家庭最发愁的时候,2015年之前基本都是靠贷款渡过这个难关。

  “说实话,到他家走访之前,真不知道还有供孩子上学都很困难的家庭。”郭伟说。

  “我工资不高,要是一次给得多,我也拿不出来,但是每月拿300元,自己还是能负担的。”郭伟笑着说。他每月工资只有1300多元,但从2016年9月起就开始每月资助刘新安的小女儿300元。

  “郭书记给孩子每月300元的资助金,现在孩子还在学校享受了‘两免一补’,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真是为我们办实事的啊。”刘新安说。

  美丽乡村大建设 基础设施大转变

  郭伟刚进村时,村里唯一的一条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村民们一直都渴望能把这条路修修。

  获知这一情况后,郭伟就和村两委成员多次商量,按照“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的五化标准对村庄进行了规划调整。规划做好后,郭伟马上向县交通运输局汇报,在县交通运输局的支持下,对村内的道路全部进行修缮,并对村内主干道进行了绿化。这些工程已于今年春节前夕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郭伟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该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建设了标准化卫生室,修建了村室,还把全村的墙体进行了美化。目前,安全饮水工程和路面亮化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郭书记,俺妈这几年都没出过门了,我给俺妈买了个轮椅,就是出来看村里的新变化,听人们唱大戏。”村民刘新安说。

  发展产业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现代农业离不开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只有让基础设施跟着产业走,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硬支撑,才能强产业、富农民。”郭伟介绍,大竹园村是个经济薄弱村,一无集体经济,二无村办企业,如何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成为郭伟心头事。

  郭伟与该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决定利用自身优势找项目。他带领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到荥阳市、鲁山县、刘文祥村等地参观学习,并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林果业,动员有一定养殖基础的贫困户扩大规模。他还邀请畜牧和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圈舍,召开现场培训会,对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进行技术指导,让先进典型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改“靠天吃饭”为“借鸡生蛋”。如今,大竹园村林果种植规模已达到250余亩,花生种植达400亩,村里还在筹备利用扶贫资金建设养牛合作社,产业带动效益不断显现。

  “现在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一定得下功夫找好项目,带领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郭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