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国(郑州)国家海绵城市与地下管廊建设开发展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此次展会上,有一项“黑科技”引来了众多参展市民的关注,它就是来自河南省洛宁县的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

  竹缠绕技术,出自河南省洛宁鑫竹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它是以竹子为材料,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技术。通俗来讲,就是把竹子做成极薄的切片,然后像缠丝一样,一层一层加工而成。竹缠绕管道作为世界第一根可工业化生产的生物基管道,其研发技术十分先进。它的耐燃性为B1级,属于难燃性建材,防水性也很好,吸水率小于等于0.5,和瓷砖差不多。它用竹子替代钢铁,制作输水管道、地下管廊,相较于钢、铁等传统材料,竹缠绕管道重量能轻上30%,而抗压和抗冲击等指标和钢管基本持平,将它称之为用竹子做的“钢管”一点也不过分。

  与传统PVC、铸铁等管道生产技艺相比,竹缠绕技术具有资源再生、低碳环保防火耐水及综合性能突出等优势,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国家林业局的《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年产1000万吨竹缠绕复合材料。而据专家测算,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替代3360万吨焊接钢管,节约粗钢4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63万吨;在加工环节,可节约228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223万吨。总的算下来,每生产应用1000万吨竹缠绕复合管,减少碳排放约83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0.83%。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

  竹缠绕技术应用广泛,前景广阔,可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工程、城市引水工程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管道市场体量巨大。

  2015年1月,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提出,竹缠绕复合管道的应用,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开辟了一个新渠道。当年9月,水利部门推荐使用竹缠绕复合管道,并颁布应用指南。12月,竹缠绕复合压力管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2016年4月,竹缠绕复合管道项目被列入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年7月5日,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印发《关于成立“国家林业局推进竹缠绕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竹缠绕复合材料可以替代传统金属、玻璃钢、塑料及水泥类压力管道,能够广泛应用于农水、石化、城建、罐储、交通等领域,是传统竹产业的重大变革,是一项新型战略产业。

  而根据国家林业局编制的《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发展规划(2014—2020年)》,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竹缠绕材料规模化生产单元500个,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

  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此前表示,竹缠绕复合管道产业可明显提高竹子和竹材的附加值,有效带动竹子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

  “河南洛宁是历史悠久的竹子之乡,但竹产业附加值不高,因此我们年初选择在这里落户,也是考虑到和精准扶贫结合在一起。”洛宁鑫竹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湘忠介绍,目前该公司在洛宁县的竹缠绕产业基地已经正式动工建设,投产后预计将带动大量人口就业。

  据统计,1000万吨竹缠绕复合管道需要消耗2500万吨毛竹,总价值近200亿元。按每户农户可提供竹材5吨计算,可带动500万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而在竹材加工环节,可解决75万劳动力就业,占目前竹产业从业人数的11%。对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意义重大。

  如今,从国家层面到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新型城市建设,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给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根据相关规划,未来我国竹缠绕复合材料整个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4059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