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王韶卿)花园口是黄河下游的起始段,属于典型的游荡性河段,河势变幻多端,具有“宽、浅、散、乱、悬”的特点。同时,花园口还是绵延数百公里,号称“水上长城”的黄河大堤的起点,具有黄河下游典型的堤防、险工、河道整治工程,代表了黄河下游治理的最高水平,是黄河治理的窗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不战即溃,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受淹。如今的花园口瑰丽多姿,大河上下,蔚为壮观。

  相传在北宋时期,黄河在这里决了一次口,官府组织大量的民工费了几年的时间才把决口堵住,大多数堵口修堤的民工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河水堵住,有的干脆就不走了,据此开荒种地,成家养孩子,慢慢的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桂家庄。

  到了明嘉靖年间,黄河岸边许家堂村出了一个吏部尚书,名叫许赞的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远近男女争往游览观赏,后来黄河洪水把这座美丽的花园淹没了,只留下了一个渡口,当地人为了纪念此地才取名花园口,但是花园口的成名就是和灾难联系到一起的。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近郑州,国民军队不战即溃,国民政府拟效仿古代以水代兵,下令扒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了黄河改道八年零九个月之久,使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市受灾,391万难民流离失所,死亡人数893303人,由此造成了举世闻名的花园口事件,它和后来发生的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剧并称抗战史上著名的三大惨案。其中祸及地域之广、患难人数之多、国内外反响之大,当以花园口为最。

  花园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非凡的历史。对于今天的郑州人来说,花园口是个镇,也是一个村,更是郑州市的北花园;对于治黄工作者来讲,花园口是黄河大堤上十几公里长的一段险工;史学家和人文学者眼里的花园口,则是国民党三八年扒开黄河大堤的地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的花园口万亩沙荒变成良田,柳绿果红,鸭游鱼跃,全长5550米的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将军坝、铁犀牛、界碑、纪念碑、八卦亭、沙滩浴场等新老景点向游客叙说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黄河花园口景区2002年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镇河铁犀、将军坝寄托着先人们“岁岁安澜”的美好愿景;扒口纪念碑、花园口记事广场记载着昔日悲情与历史创伤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数字化黄河花园口水文站、花园口水质自动监测站,从历史的废墟上崛起的黄河花园口,以其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雄伟壮观的防洪工程,见证了花园口人民治黄取得的业绩。

  作为承载黄河历史文化、见证重大历史事件、而今沧桑巨变的花园口,向世界打开了扇了解黄河、展示人民治黄成就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