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芒砀山供稿)

  后世有些人对刘邦的评价甚低,认为他“智勇俱劣”,他能够夺取天下,全赖萧何、张良、陈平、韩信、曹参、樊哙、周勃等一帮文臣武将,南宋人叶适甚至认为刘邦远逊于光武帝刘秀:“光武才过诸将以气柔之,高祖才不及诸将以气挫之”。这真是雾里看花。刘邦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的人当不了领袖;刘邦也不是个极善或极恶的人,极善与极恶的人也当不了开国皇帝;刘邦当然也没有项羽的勇力与韩信的谋略,他成不了一员大将或良将;他也缺乏张良的智慧与萧何的忠诚,成不了谋士和丞相。他更是不懂得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他甚至鄙视儒生,拿了儒生的帽子当尿壶),因此也当不了孔子或老子,成为一个学派的带头人。他是个平凡又有些不平凡的人,是个有些善又有些恶的人,是个有不少优点又有不少缺陷的人,是一个具有领袖的一些素质又具有强烈七情六欲的人……

汉初三杰汉初三杰

  《红楼梦》第五回有一付含意深刻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邦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长期身处社会底层,使他了解百姓疾苦。刘邦不喜劳作,确有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嫌,但他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因而在他周围很早就聚集了一帮有才华的人。多年当亭长的阅历,又增长了他的才干。刘邦曾做管理地方治安和民事调解一类的小吏——泗水亭长,经常和县吏往来,时间一长,和沛县功曹萧何、狱掾(yuan)曹参(shēn)等结成莫逆之交。由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造就了他多谋机诈,富于谋略的特性。这些都有典型事例可证:

  刘邦的政治谋略超过当时所有对手。千百年来一些史学家、小说家以及戏剧家都认为项羽是位英雄,刘邦的成功来自于其狡猾的天性与过人的运气。但刘邦的成功,没有半点侥幸和运气,是凭着只有比人更多的努力和累积出来的实力,去击败项羽的。第一次荥阳对峙时,刘邦采用张良的建议,成功地结合了彭越和英布的力量,便已在战略上取得了击败项羽的优势。此后,刘邦统辖下的人口、军队、土地、粮食、物资日益庞大,项羽则日益缩小,胜败之间早已决定。楚汉长期对抗时,韩信成功地攻下魏、代、赵、齐等地,彭越掌握了梁地,英布在淮南仍有丰沛人脉,加上萧何统有的关中、汉中,刘邦阵营的实力已数十倍于项羽之上,项羽的败亡,指日可待。刘邦能够取得对项羽的优势,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正确的政治谋略。刘邦攻入关中,首先义释秦王子婴,显示仁者风度。当时诸将劝说刘邦杀掉子婴。刘邦不同意:“始(楚)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服,又杀之,不祥。”接着刘邦宣布废除秦朝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缓解百姓的苦难,收买人心。刘邦还宣布不接受关中百姓的犒赏。这三项措施一出台,就争得关中百姓的民心,“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对于“约法三章”后世有诗赞道:“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反观项羽,为了报复秦朝,杀掉已经投降的子婴,在关中烧杀掳掠,对这一全国经济重心进行大肆破坏,民心尽失,其失败是事之必然。

  项羽败亡时,曾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项羽的感慨,北宋人张耒在《项羽》以刘邦和项羽作对比,指出柔仁治国的道理:“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

  刘邦的随机应变能力极强。在鸿门宴上,与自大无谋、沽名轻敌、自矜功伐的项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邦的知人善用、老谋深算、能屈能伸。在“鸿门宴”上刘邦对项羽谦词卑礼、能屈能伸。在危急时刻,知人善用,当知道项羽要击破其军时,他一再问张良“为之奈何”,并立即采纳张良的对策。最后离席未辞,他担心会引起严重后果,要张良樊哙拿主意,并采纳樊哙“不辞而别”的建议。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他能言善变,对项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以“兄事之”,极尽笼络利用之能事,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当刘、项在广武对峙,刘邦被项羽射中胸部时,为麻痹项羽,安定军心,他忍着巨痛,故意捂着脚叫道:“虏中吾趾!”当韩信平定齐地,派使者请求刘邦封他为假(意即代理)王。面对韩信的无理要求,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中的刘邦最初大怒:“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经过张良、陈平的小声提醒,刘邦随即醒悟,知道这时无法阻止韩信称王,倒不如顺水推舟,对韩信进行笼络,就对韩信使者故意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立即派遣张良为使节册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部众进击项羽。

鸿门宴鸿门宴

  刘邦善于驾御部众。刘邦深刻懂得了解帝王御人之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又暗中加以防范和控制。英布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称黥布。初属项羽,被封为九江王,后归刘邦,被封为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后英布与项羽之间发生矛盾,刘邦听从张良的计策,派谋士随何游说英布,使其叛楚归汉。楚派项声、龙且攻打九江,大破英布军,英布兵败后从小路逃往了汉地。12月中,英布到达汉营,刘邦此时正在洗脚,一听说英布到,不假思索便立刻召见他,这也是刘邦一向大而化之、不讲繁文缛节的作风。但出身低微的英布,成名以后对于别人尊重自己与否最为敏感,他无法想像刘邦会在这种不正式的场合接见像他这么重要的诸侯,而且还在洗着那只“臭脚”。“士可杀不可辱”,英布对刘邦轻率的亲和作风极为不满,又想到自己已山穷水尽、虎落平阳,不禁掉下了“英雄泪”。于是他决心自杀,以明“不受欺侮”之志气。但到达行馆一看,又让英布大为吃惊,因为所有的御帐,饮食,仆人,完全都和刘邦自己享有的一模一样。显然刘邦对待自己完全平等,并不以臣属礼节相待,刚才轻率的接见,正表示刘邦视自己如同亲兄弟一般,所以彻底免除了俗世之礼,又大喜过望。从此,英布成为刘邦阵营中的一员猛将,追随刘邦剿灭项羽。汉王四年七月,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

  对韩信,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兴行盛大仪式拜封他为大将,让他统帅军队独当一面,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干。韩信平定齐地后,刘邦又册封他为齐王。韩信因此对邦感激涕零。当项羽派说客武涉游说韩信脱离刘邦自成势力时,韩信坚决不同意;“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同背)之不祥,虽死不易。”谋士蒯彻劝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时,韩信认为:“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倍(背)义乎!”(《史记·淮阴侯列传》)但即使韩信对刘邦无二心,刘邦曾两度解除韩信的兵权。

  刘邦与萧何为布衣之交。刘邦为沛公,萧何为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刘邦为汉王,萧何任丞相。楚汉战争爆发后,刘邦在前线作战,萧何镇守关中,辅佐太子,将粮食、兵源不断输送到前线,刘邦“以此属(萧)何关中事”。刘邦当皇帝后,分封功臣时,封萧何为酂侯(今河南永城市酂城镇),并力排众议,坚决将萧何排在功臣中第一位。但即使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伙伴,刘邦也始终警惕。汉王三年,刘邦与项羽在京索间展开拉锯战时,多次派使节慰问丞相。萧何还以为这是汉王的一番好意,他的谋士鲍生却看出其中的问题:“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萧何依计而施,果然博得刘邦的一片欢心。汉十一年,刘邦平定陈豨之乱;翌年,刘邦出兵进剿英布,这两次大型军事行动,刘邦都从前线派使者观察萧何的动向。萧何在谋士的策划下,不惜牺牲自己的品行,才免于灾祸。但即使这样谨慎小心,也难逃刘邦的算计。

  刘邦具有极强的实际作战能力。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从这个记载来看,韩信应该还有所保留,也就是他的真实想法里,刘邦可能连十万人也带不了。之所以要说这个数字,无非是要给刘邦留足面子。刘邦对此并不服气,他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答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历史没有记录下刘邦对此有什么响应,或者认可了这个评价,或者他对这个问题不想顶真了。于是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即在后人看来,刘邦的强项就是会驾驭人,其作战能力则不值一提。但这不是事实,事实是其实际作战能力或者大大超出后人的估计。

  刘邦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史记·高祖本纪》中还描述其个性如下:“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刘邦豁达大度,东汉名将马援评价刘邦“无可无不可”,这些性格造就他不自以为是,承认自己的不足,能够听从部下意见。可以说刘邦的每一步成功都与他善于纳谏有关。

  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派谋士郦食其、陆贾游说据守险阻要地武关的秦朝将领,诱之以利,乘机袭取武关,这样秦都咸阳的东南大门洞开。当刘邦入据秦都咸阳,一进秦皇宫殿,对后宫里给皇帝享受专用的帷帐、狗马、重宝、美女爱得不得了,又恢复了他风流天性,准备在宫殿中享乐一番。不过这个举动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一进驻皇宫,即代表有企图心想代替秦王朝之政权。虽然楚怀王在进军咸阳前,有“先入关中者为王(关中王)”的约定,但在诸侯并起、天下大势未稳定前,这种企图心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靶”——各集团群起而攻之的对象。樊哙、张良轮番劝谏。刘邦的最亲密战友,也是沛城时代的首席班底——樊哙提出了警告:“沛公欲有天下耶?将欲为富家翁耶?”沛公曰:“吾欲有天下。

咸阳宫咸阳宫

  ”樊哙曰:“今臣从入秦宫,所观宫室帷帐珠玉钟鼓之饰,奇物不可胜极,入其后宫,美人妇女以千数,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灞上,无留宫中。”急于享乐的刘邦没有听从樊哙的意见,这时以客卿身份留在刘邦军中的张良出面劝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听了张良的话,刘邦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收起贪图享乐之心,回到灞水之滨扎营。

  还有一条事例可以证明刘邦是大智若愚:《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这是刘邦最后的政治遗言,也是他在《史记》上,留下来最诚挚、也最有远见的话。刘邦个性豁达,有点大而化之,讲话一向喜欢夸大,年轻时,萧何便曾批评他:“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史记》上记录他的大部分言行,均属于这一类渲染夸大,一副不很认真的样子。但从这些遗言中,却可发现刘邦才智过人,他对每位部属观察得颇深入,分析上也很有道理,这或许便是韩信所称刘邦有善于将将的天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