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本出人意料夺得了世界冠军。山本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写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千米外的终点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本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一步步脚踏实地,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使他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并将推动他发挥稳步发展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其实考研之途也象一场马拉松,需要你的智慧、耐力、毅力和韧性,用“智慧战胜对手”是山本夺冠后对记者说的一句话,而智慧即是指善用目标的智慧。
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在你想考研之前,最好是找到目标,即要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其实这个问题到了七八月份很多学生都已经解决了,但我有时候遇见正在复习考研的学生,问他们考哪个学校时,他们的回答是“还没定!”我说怎么到现在都还没定学校呢?有个学生回答说:看看复习情况,复习得好就报个名校,复习得不好就报的很一般的学校就行。听后不禁质疑这样的目标是否能起到推动考研成功的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