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考女生称不整容就不上大学》。这是我今天从网络上读到的一则新闻标题。而新闻正文更告诉我们:“高考结束十余天,学生已经成为整容市场的‘主力军’。”
我不想就“90后”这样的标签去发泄一篇有关“脑残”的谩骂,只想就事论事地陈述我对此事原因的分析。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对“美”的界定却众说纷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可见,外形本身并不是美丽的唯一源头,内在的修养与性格却更为重要。
曾被授予“中国最美50女人-内涵之美”奖的于丹说过这样的话:女性前半辈子的容貌是父母给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漂亮”,但真正的美丽则来自自身的从容与自我确认。“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讲述的这个道理。
作为一名已然高考的女生,她起码已经接受了十多年的国家教育,但回首她的小学与中学,又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可以使她“腹有诗书”呢?
也许没有。除了无休止的机械的背诵与习题,寒窗十年,我们的教育没有提供让孩子们笑容的课堂,他们的童心、他们的青春都在干瘪晦涩的教诲中压榨得没有了生命,头脑中拥挤的只是死亡的知识,而心坎里滋生的只是压抑的情绪——撕书不正是这一症候的某种解药吗?
相由心生。作为过来人,我很理解她们对于自己面容的失意,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用下,整容是她们摆脱旧日梦魇的捷径——当然,这并不是一条理性的道路。
另外还想说的是我们教育中有关形象的部分。
相信大家都会记得不同班主任所教训的同样一句话: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高考!天天花心思在打扮上,哪还有时间学习?!
我不否认考试之于国人的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说,除了窒息的考试,我们完全忽视甚至刻意屏蔽掉了有关美的教育。所以,我们的学生打扮成什么样是无所谓的,只要分数够高就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某些教授的囧人装备:秋衣、西装、旅游鞋和蓬乱的头发。
看《暮光之城》、看《歌舞青春》,为什么美国的中学生都那么爽目,以致可以登上我们的时尚杂志,而我们孩子竟然连打扮的权利都没有。我想,这与对形象塑造看法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吧。
我国的教育问题有太多,钱学森之问可能需要长期的探索,但短期之内,我们是否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自信些、漂亮些,至少犯不着去整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