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任县中学的新生已开学几日,可中考分数和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依然是一个谜。据了解,不公布中考成绩的做法在邢台市一些县已实施几年,目的就是为了在与邢台市区高中展开的生源大战中,保护本县生源。(9月17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选拔性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当属基本组织原则。考生辛苦攻读4年,到头来连中考分数都不知情,这既侵犯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又是一种行政乱作为。进步而言,这种依靠保密分数保护生源的做法,实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面对舆情质疑,有关部门的问责应该及时推进,还广大考生和家长一个公道。
首先,分数保密会诱发很多暗箱操作的猫腻。通知书上仅有学费数额,没有分数线和考分。考生仅能通过不等的学费,大致判断自己是公助生还是择校生。这样一来,很多考分达不到公助生分数线的考生,很可能因为某些特权,如本校老师的子女、学校建设中赞助企业的子弟等等,而享受公助生待遇。所谓公助,就是公共财政的补贴扶助。特殊群体的强行介入,既侵占了那些本应该享受公助的考生权益,又致使政府的投入没能落到实处,是一种很大的社会不公。
其次,分数保密衍生权力寻租空间。比如说,按照相关规定,公助生和择校生比例应控制在7∶3左右。由于分数保密,致使招生脱离了各种监督。假如学校私下减少公助生比例,抬高择校生数量,收取的择校费也随之水涨船高。而择校生因为缴费不一,又分三六九。具体缴纳多少,可能就是某些决策者一句话、一支笔的事。要是学校按照7∶3的比例,向财政部门缴纳择校费,显然赚了一笔差价。这种一言堂和小金库的泛滥,很多时候都是腐败的渊薮。
此外,分数保密,给一些教师推荐“尖子生”创造了便利条件。日常教学中,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唆使下,他们很可能重点培养尖子生,对那些成绩平庸的学生漠然视之,这种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沦丧,会加快教育秩序的恶性循环。
正规、良性的高中教育领域竞争,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为政府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参考和依据,政府和社会应该支持。而邢台市区高中与县市区高中的竞争,则是一种唯利是图的恶性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以高考上线率为纲的高中考核体制在作祟。高考上线率高,学校得到的各种资源也就有了保障,反之,很可能校前冷落鞍马稀。因此,要想有效杜绝邢台中考分数保密的怪现状,弱化高考上线率考核首当其冲,有点遗憾的是,目前有此种勇气和担当的教育行政部门还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