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南科大首场复试“就像做游戏”

2010年12月28日09:38      新安传媒网             _COUNT_人评论
南科大首场复试“就像做游戏”南科大首场复试“就像做游戏”

  12月19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首期教改实验班的第一批复试。有16名学生,参加了这场神秘而新奇的复试。其中,就有安徽舒城一中的范讷言(化名)。

  12月24日晚上,夜色朦胧,范讷言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复试的细节。范讷言的讲述,揭开了南科大复试的神秘面纱,他也兴奋地说“很难忘记这样的考试”。

  考前先听激情演讲

  对范讷言参加复试一事,范讷言父亲范永远(化名)保持了刻意的低调,“不能提我儿子的名字,也不要提我名字。”

  “范讷言能去复试,我下了很大的决心。”范永远说,自己一直在关注南方科技大学的招生进展,“8月份左右,我就密切关注了,还是我帮儿子报的名。”

  直到复试前的几天,范永远接到了南科大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是让我儿子去参加复试。”此前,范讷言已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参加了6月份高考、而且成绩过了一本线。

  “接到复试通知,我跟儿子说带他到深圳玩玩。”范永远说,他们在18号上午坐飞机赶到了南方科技大学。

  “当天下午就有个报告,朱清时、陈应天、张景中、李泽湘都有演讲。”范讷言说,“朱清时的演讲,听完热血沸腾。朱清时说要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没有教育部的批准,自己就要杀开一条血路。李泽湘谈了教育的问题,说老师教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讲得很有道理。陈景天讲的,是课程设置方面的内容。”

  笔试就像做游戏

  12月19日上午,范讷言走进了复试的考场。“考前先签到,工作人员发了个准考证给我,上面有个考号。”范讷言说,自己在等候区坐了一会儿后,就走进了考场,“朱清时、陈应天、张景中已经在考场里,还有几个监考老师。考试的题目,是监考老师发给我们的。”

  “第一道题目,是朱清时出的‘数字游戏’。”范讷言说,“朱清时跟我们讲,这道题目很好玩,不要把这个当成考试。”“数字游戏”实际上是字母置换题:6个字母排成数列,按照一定规则置换1327次后,要考生写出答案。

  “朱清时先讲了一下解题思路,然后让我们按记忆在答题纸上答题。”范讷言说,“事后我才知道这是在考察我们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张景中出的是第二道题目,说的是列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奔驰,旅客从车厢的窗口向外眺望,远远近近的电线杆、树木、山丘河流好像都在运动。请描述一下在旅客看来是如何运动的。”范讷言说,张景中告诉我们可以自由描述,“我写得很快,一会儿就做完了,监考老师立即就把我的答卷收了上去。”

  “陈应天的题目,是最后一道。”范讷言说,陈应天先讲了十几分钟马赫原理、牛顿经典力学等理论,还留了几分钟让考生自由提问,“当时就有一两个人提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个下定义的题目。”

  面试提问很自由

  接下来的面试,范讷言和另外三名考生被分在了一组。“跟别的面试都不一样,我们并排坐在一起参加面试。”范讷言说,“我们四个人面前坐了三个面试老师——李泽湘、李晓原,另外一个老师我不认识。”

  “他们先让我做个自我介绍,然后每个面试老师都问了一两个问题。”范讷言说,面试老师问了他的兴趣爱好、优缺点、家庭背景等。

  “我们四个人一个个地回答,互相都能听到别人说了些什么。”范讷言说,这种面试很自由,感觉无拘无束。

  12月19日下午,范讷言参加的是心理测试。“老师先跟我们说了测试规则,然后定时测试。”范讷言说,“有个题目,我感觉是在让我找规律。还有个题目很好玩,让我画一棵树,然后描述下所画的内容。”

  “我就画了棵普普通通的树”,范讷言憨厚地笑着说,“描述的时候,我就讲这是棵小树,呵呵。”

  整个复试下来,范讷言最大的感受是“新鲜”,“角度比较灵活,命题材料很新,我没想到考试还能这么考——老师能在上面讲,还能让考生提问。朱清时也说了,考试没有标准,不用紧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张金岭:南科大如能成功 中国教育尚存希望 2010-12-22 10:01:27
          南科大:改革就是敢闯 自主招生背水一战 2010-12-21 08:56:10
          南科大打碎学历铁饭碗 不靠教育部批复 2010-12-20 13:39:08
          南科大启动招生拟自授文凭 校长称改革不靠批复 2010-12-17 09:40:26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南科大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