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分批,多元选拔,30万考生,1400余高校,录取率超八成,本科六成,名校增招,全程监控……说起这些“关键词”,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记者获悉,从高考报名至8月24日深夜录取收尾,历时半年,备受关注的2010年高考“双抢”结束。今年浙江普通高考录取25.3万新生,平均录取率约为83.8%;高职单考单招录取2.1万,录取率为79.3%。
“加法”一:优质高教资源,加一个也好
与其他不少省市相比,浙江既是教育大省,又是优质高教资源不足之省。面对优质资源缺少的压力,为让更多人上好大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考试部门全力争取教育部和各校的支持。这一做法事实上已持续了多年。2010年,浙江一方面提升本科招生,录取的15万名本科生,比例首次超过60%,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争取优质高校多招一个也好。今年第一批在浙增招总量3600余名(含艺体类),其中清华、北大、复旦等“211”或“985”名校在我省增招约1900名。据了解,今年普通高考全省比原计划总增招1万多。
“名校资源稀缺,需做加法,多一个指标,就是一个机会,考生就多一个好去向”。一位从事高考工作20多年的资深专家对此感慨良多。记者发现,每个计划的增加往往颇费“周折”,而不少增量是高考前由省考试院主要领导专门带队“组团”游说各地高校争取的,而在录取开始前后,该小组继续反复沟通协调。“像浙江这样为争取优质指标,多次与高校直接沟通,让我们非常感动。” 上海、北京的一些高校感叹。其中“自主招生”80所名校各有2%—5%计划可安排,今年录取770余名。我省安排自主招生5月份先行填报志愿,作为在第一批提前录取阶段最后一天单独投档的唯一依据。北京一知名高校招办主任连叹“浙江的做法,真高!”直到他“道破天机”后记者才恍然大悟:这样的时间段和操作方式安排,可让高校尽量单独增加投放指标,在程序上确保“指标到位”。否则,容易流失原先已经“看中”的好生源,使“指标流失”。
记者多次采访省录取中心现场,发现全封闭式管理,招生录取平稳有序;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成了“常态”。今年,浙江经历了各10多次的网上填报志愿和模拟投档,20多轮次正式投档。“为了让每一个指标各就各位,值!”省领导在酷暑中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感同身受,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