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官网

  原标题:产业扶贫“造血”老区 结对帮扶精准脱贫——熊维政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熊维政,男,汉族,1956年8月生,河南新县人,现任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主任药师,全国劳动模范,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当选“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

  他是大别山的儿子,家乡的贫困和富足曾是他心中最沉重的字眼和最强烈的向往。近30年的勤勉奋斗,创立了驰名的医药品牌,看似功成名就;而他依然孜孜不懈,扶贫情怀似火。做好企业,产业扶贫;拓展产业,吸纳就业;认亲结对,精准脱贫;建言献策,公益扶贫;带领一个团队,带动一方经济,是熊维政的初心和使命。他植根老区,矢志奉献,一步一个脚印,身后是父老乡亲深情而又温暖的目光。在他的带领下,羚锐集团依靠创业之初的25.8万元扶贫贷款起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国家科委大别山扶贫开发团、中纪委监察部机关扶贫办、国家机械总院的对口帮扶和各级扶贫部门的指导,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已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的支柱企业和产业扶贫的龙头。2017年,羚锐集团仅在新县即纳税2.65亿元,相当于新县年财政收入的50%。在举国上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工程中,熊维政带领羚锐人冲锋在前,为新县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走出了一条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被当地干部群众称道,也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新华网等众多媒体,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依托主业,拓展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带动更多人脱贫

  羚锐集团总部所在地新县地处大别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为将“输血”扶贫变为“造血”脱贫,2014年,在熊维政的主导下,羚锐集团从自身主业需求的大宗原材料入手,投资建立了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新县流转了浒湾乡曹湾村、曹河、康河、陈河村的2100亩弃耕农用地,建立了中药材示范种植(养殖)基地,种植颠茄草、丹参、延胡索、药用辣椒,养殖水蛭。

  通过流转弃耕农用地,41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2400余元;还吸纳贫困户50余人进入基地进行锄草、整地、种药、收割,贫困户年人均可增收5000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向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服务,与种植户签订中药材回购合同,以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截至2017年9月,在老区新县泗店乡、吴陈河镇、八里畈镇等9个乡(镇)、23个行政村、863户贫困户中推广种植中药材,面积约2000亩,同时带动新县周边的光山、固始等县种植中药材约1000亩;公司还与新县沙窝镇杨畈、汪冲等12个行政村378户贫困户签订了到户增收资金合同,每个贫困户年分红收入达450元以上。通过中药材种植收益、政策帮扶以及土地、用工和项目分红等途径,贫困户每户每年可从中药材种植产业中增加收入3000多元。通过这种模式的帮扶,“粮农”成为“药农”,在新的产业链中逐渐脱贫。

  自2009年以来,熊维政引导羚锐集团,依托药品生产经营主业,布局大健康产业链,累计投资10亿元以上,新建了芬太尼化学贴片生产基地、口服药生产基地、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百亿贴膏剂生产基地、养生保健茶生产基地、香菇酱生产线等,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优先录用贫困人员。截至目前,羚锐集团共有员工近6000人,其中新县籍员工2056人,人均月工资约3500元,享有“五险一金”,实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

  二、善用资源,发展山茶油产业,培育扶贫攻坚新引擎

  新县境内山油茶资源丰富,全县70%的贫困户拥有油茶林,是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首批100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也是河南省财政厅确定的木本粮油试点县。

  早在2003年,熊维政下乡调研时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新县漫山遍野的油茶林资源转化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2011年,他主导投资成立了河南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达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 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此后,又设立了信阳绿达山油茶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达资源公司”),建设了 300 亩的油茶良种培育基地,流转了近 10 万亩的天然油茶园,帮助贫困群众改造低产油茶园近万亩。绿达公司迅速发展成为河南省及大别山区最大的山茶油加工企业,产业扶贫带动能力越来越强。

  绿达公司建厂前,新县油茶籽每市斤售价3元;绿达公司创立之后的2017年,新县油茶籽每市斤售价已达13元。比如在被誉为“中原油茶第一乡”的新县周河乡,若一户农民种植5亩油茶林,通过低产林改造后,到了盛果期,每亩可产300斤油茶籽,扣除各项投入,每年纯收入可达10000元以上。

  绿达资源公司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周河乡建立了油茶合作社,将全乡11个村的近10万亩天然油茶园流转到合作社,与2871户(包括566户贫困户、2264名贫困人口)签订《茶园流转协议》,提供技术服务,提高产量,促进农户增收,逐渐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种精准扶贫的模式被誉为“山茶花模式”。

  三、发动职工,结对帮扶,扩大老区精准脱贫成果

  2017年,新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2017年整体脱贫、2018年建成河南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示范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为此,熊维政针对非贫困村也有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向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发出了《关于认亲结对精准扶贫的倡议》。公司上下积极响应,迅速成立了扶贫工作部,6个扶贫工作队深入周河乡汤冲、柳铺、冯楼、余冲、九龙、王边等非贫困村,由178名管理人员认亲对接21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632人),实施帮扶。羚锐集团还拔付62万元资金,支持汤冲等6个非贫困村进一步完善交通道路、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功能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人居环境。熊维政率先垂范,带动企业管理人员结对帮扶,既扩大了精准扶贫成果,也增强了全体羚锐人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建言献策,躬行公益,为老区脱贫攻坚不遗余力

  熊维政生于老区、长于老区,对这片热土充满赤子之情。从2003年到2018年,他已四届连任全国人大代表,每年都要赴京参议国是;一直以来,家乡的脱贫致富都是他难舍的牵挂。参会前,他深入贫困乡镇,走访调研;在会上,他建言献策,大声疾呼: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发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业,帮助贫困县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难题,支持大别山区域“一路三带”建设,支持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这些深中肯綮的建议得到了众多代表的赞同和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他因此被媒体记者亲切地称为“熊老区”。

  羚锐创业始于扶贫,企业发展回馈扶贫。自1995年熊维政把自己的年度经营奖捐给新县胡子石小学的贫困学生以来,羚锐人就与扶贫济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8年,熊维政带头捐款,发起设立了河南省羚锐老区扶贫帮困基金会,搭建了公益扶贫平台。公司先后获得“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今,羚锐人累计为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价值5000余万元,在河南新县和四川甘洛县捐建了3所希望小学,捐助贫困学子、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特困者3000余人次,避免了更多的家庭因天灾人祸致贫返贫。

  2018年,新县已接受国务院专项评估核查,即将摘掉贫困县帽子,熊维政和全体羚锐人为之欢欣鼓舞。在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熊维政不忘初心,传承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将继续带领羚锐人做强做大医药健康产业,实施产业扶贫,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为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