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三七自古是止血神药,古装片中,大侠受伤时会拿出一包白色粉末敷在伤口上,伤口很快就神奇愈合,这就是三七。云南白药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享有盛誉,其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也是三七。

  (健康时报记者 步 雯)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三七自古是止血神药,古装片中,大侠受伤时会拿出一包白色粉末敷在伤口上,伤口很快就神奇愈合,这就是三七。云南白药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享有盛誉,其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也是三七。

  这种被李时珍称为“金不换”的中药材,地位仅次于人参,其保健养生的功效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过,在三七“老家”云南文山,三七或将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

三七是“心脑血管第一药”

  三七是“心脑血管第一药”

  “生三七止血,熟三七补血”。《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能治一切血病”。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平介绍,治疗“血症”是三七的传统强项,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

  现在,三七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在治疗脑动脉血管硬化、缺血性脑损伤、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血塞通、血栓通主要成分便是三七总皂苷。在治疗心血管病的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等药物中,三七提取物也是很重要的成分。

  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360多种,药品批号3600多个,涉及制药企业1350多家。三七总皂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成药品种之一,2014年单品系列销售收入达150亿。

  除了救命的中成药,近年来三七饮片也火了起来。随着三七预防慢病功能的发现,三七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医疗圈,还成为了保健品市场的新宠儿。

  2015年云南省食药监局将云南省三七饮片标准功能主治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拓展到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适应症。文山三七产业协会会长曾立品预测,云南三七产业未来朝向慢病预防用药,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元。云南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在十三五末将三七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的规划。

  “三七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三高人群、体质虚弱人群,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黄褐斑等”,而三七饮片最适合日常使用的方式便是三七粉。李平主任发现,服用三七粉来保健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三七对代谢性疾病有调节作用,可以调血脂、调血糖、降血压,减少血栓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的损伤。而且,三七含有三七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能起到补血补益、强健身体、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同样发现三七饮片火爆的还有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崔秀明研究员。云南省的饮片厂以前只有一二十家,2016年上半年增长到了67家,而且都把三七饮片作为主打产品,特别是三七粉。崔秀明还透露,一家云南省做药品流通的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也建立了饮片厂。在海南的药店开业时,因为有促销活动,三七粉被抢购一空,当天就卖出了5吨。

  在云南当地,人们喜欢吃三七汽锅鸡,在鸡汤快开时,把三七粉或三七根放进去。因为三七微苦,平时也可以把三七粉拌在牛奶、蛋羹、米粥里面服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管药师李明告诉记者,三七毕竟是种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对于“三高”患者,一般一天服用3g左右三七粉,最高不能超过6g,否则起不到活血化瘀的效果。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孕妇不要服用三七粉,以免因活血而引发流产、早产。

  三七根可活血化瘀,而三七花、茎叶在镇静、降压上有很好的作用。中药七叶神安片,就是用三七的地上部分提取做的制剂,有一定的催眠作用。2016年9月,云南省将三七花、茎叶列入普通地方特色食品进行管理,也就是说三七花、茎叶已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进行生产。

  20年才生长一茬三七

  三七需要种植3~7年才能够成熟。但种完一茬后,这块地间隔10~20年都不能再种植三七。这在农业上称为“连作障碍”。

  “云南三七产业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连作障碍。”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三七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分泌出一些对自身成长有害的物质,“就如同将一个人关在一个两平方米不到的小房间里一两年,最后发现这个人被自己的排泄物毒死了”。

  如果连续种植,则容易发生根腐病,导致三七坏死和枯萎。目前根腐病的原因和连作障碍的机理都不太清楚。“就像人的癌症一样,只能预防,难以根治。”深入研究三七30多年的原文山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研究员说道。

  而三七这种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对生长环境有近乎严苛的要求。必须生长在北纬23°~24°,海拔1000~2200米左右的地区,半阴和潮湿的环境中。处于这一位置的云南文山州是三七的道地产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三七之乡”。

  “以前三七需求量不大,文山的土地就够了,但是现在种植面积比10年前增长了近十倍,文山州境内就找不到地种了。”崔秀明回忆,特别在2013年,三七的价格几乎攀升到历史最高峰,均价达到每公斤八九百元,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三七种植中。很多人跑马圈地,走出文山,寻找更多适宜种植三七的土地。

  可能未来5~10年,文山没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三七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张文生教授对此深有感触。

  张文生团队在2014年曾对于云南省三七的种植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发现三七已经从文山扩展到红河、曲靖、昆明,甚至在丽江、普洱等地也有种植。云南16个州,有13个地州72个县(区)在种植三七,占到全省县(区)级行政区域的52%。三七种植农户近3万户。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文件显示,2015年全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达到100.8万亩,采挖面积38万亩,产量4.9万吨;

  而根据同年文山州政府官方数据,2015年文山全州三七种植面积45.23万亩,采挖面积26.15万亩,产量3.4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只有70%左右的三七是文山本地原产,剩余30%的是云南其他地方产的。

  实际上不止云南省内,三七种植还在向周边的广西、贵州、广东等省份扩展。

  文山育种、外地移栽,再到文山来卖,这样的“文山三七”,即使用科技手段也难以鉴别它们的产地。

  崔秀明表示,如果三七种植面积不超过60万亩,那么按10~12年轮作的速度,是可以保证三七的正常种植的。但2015年,三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8万亩。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三七需求量的增大,文山原有的土地面积已经无法满足三七产业的需求。轮作障碍成为三七产业发展的一大拦路虎。

  “铜皮铁骨”的三七变质了

  离开道地产区文山的三七,品质会不会受影响?

  文山三七个大、根部粗壮、颗粒大而圆,表面是有光泽的灰褐色,横切面是墨绿色、灰绿色,菊花心,俗称“铜皮铁骨”。

  “过去三七是有清香味的,掰开看是青绿色的,但现在里面是白灰色的,带股大烟臭味。”文山州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黄华君在《三七地道性和原产地的保护》中指出,目前文山土地稀少,只培育三七红籽(种子)和枝条(幼苗),作为药用的三七大多是在外地州生产,收挖后再用车拉回文山,三七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七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三七皂苷,而气候、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地肥力、栽培方式等都能影响皂苷含量和组成。张文生解释道,环境决定了药材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其中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因此药效是和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境变了,代谢物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中药自古讲究道地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药效好、品质高的道地药材,生长在特定地区才有最好的药效,是中医药界的普遍共识。

  贵阳中医学院张之申等曾在《中国中药杂志》发表论文,比较云南、广西、贵州等产地的三七发现,云南三七个大饱满支根少,断面无裂痕,菊花心明显;而广西与贵州的三七支根多,皱缩不饱满,菊花心不明显。

  同时,三七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还在于农药残留。

  朱有勇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通过大量走访和研究发现,三七病虫害近百种,在种植过程中严重依赖化学农药。农残已成了产业最大的潜在杀手。

  “人参、三七等阴生的植物,长在阴凉的环境里,非常容易得病。又要追求高产,难免会产生农药超标的问题。”崔秀明无奈地表示,“政府有规定,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不能用,但问题是老百姓会不会按规定来做。”

  在媒体此前的报道中,药农为追求高产,盲目大量使用农药,而对农药的危害却没有认识。当记者对农药过量使用表达担忧时,药农甚至反问,“杀虫不撒农药,撒啥?”

  2016年6月6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文山州三七种植技术规程》、《文山州三七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并实施,对三七规范化种植、农药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初加工工艺等问题都进行了规范。

  “现在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崔秀明认为,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最重要的是现有规范的落实。“要加强两个关口的把关,第一是高残留、高浓度的农药不允许使用;第二是生产后要有清洗加工的工序。”

  《文山州三七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中要求,三七上市前要用流动清水冲洗或用高压水枪及三七清洗机等清洗干净。“上市前清洗,95%的农残、重金属就能被清除掉。现在农户不仅不清洗,为了增重而加点泥巴进去,那重金属能不超标吗?”崔秀明有点激动,“就像你买菜一样,不洗就吃能行吗?”

  张文生则表示,种中药的思路和种粮食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在中药材种植中,不要单纯的追求产量,实际上要控制产量,让它在相对中产而不是高产的情况下更多的来追求品质。也就是追求它在原来生态环境下的种植条件来种植,尽可能还原它在生态环境下的种植条件,这样的中药质量更好。

  买三七不要图便宜

  除了政府的监督与协调,科学家也在试图解决这一困境。

  比如朱有勇院士团队的仿生种植方案。仿生种植,就是模仿三七生长的环境条件,模仿三七最适合的温度、光照条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条件,从三七植物健康生长的角度,建立一套克服连作障碍的仿生技术。

  朱有勇院士在“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介绍,经过6年连作小试和5年中试,仿生种植技术取得成功。从2015年开始,项目组在昆明、石林、文山进行仿生技术的示范工作。从目前放大示范结果来看,能够较好地解决中药材种植中的连作障碍难题。不过,从研发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临床应用中来看,只要是云南产的三七,药效没有太大差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管药师李明说。崔秀明也认为不用过于担心,“不同产地的三七质量会有差异,从疗效上说肯定是道地产区的最好,但其他三七也能够达到药典的要求,并不是不合格。”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要多长个心眼了。打开某购物网站搜索“三七”,记者发现很多商家在售卖号称“农家直销”、“无农残、有机种植”、“正宗云南文山”的三七,价格从每公斤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一是要看大小,一般种植时间越长,三七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高;二是要看质感,三七质地很硬,放在手里面掂量一下,重的质量更好;三是从外观上看,断面是青绿色、黄色,能够明显得看到激光放射状的,品质比较好。”崔秀明研究员传授了他的三七挑选之道。

  “如果自己吃的话,买60头左右的就够了”,崔秀明说,“头”代表了每500g三七的数量,头数越少,三七的个头就越大。

  但如果在网络上无法看到实物,这些方法也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如果在网络购买,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三七,最好认准大品牌药厂生产的三七粉,并且看清是否有GMP认证。这样才能够有起码的质量保证。

  对于价格过低的三七,崔秀明建议广大消费者不要购买,“现在文山本地的三七收购价格约300元/公斤,那些售价过低的肯定有问题。”

  而在线下购买三七饮片的话,李明药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者药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