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与西方建筑师的角色矛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18:52  新浪河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国街头出现了印着汉字的时装,我们惊奇的发现,东方元素早已成为西方设计师的宠儿。虽然他们一度混淆日本与中国的文化符号,但东方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身影已被描绘的愈渐清晰。随着国家的崛起,中国人逐渐找回了文化自信。经过北京奥运会的完美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更被世人推入了聚光灯之下。那么在我们专业内,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便又一次成为了引人注目的话题。

  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之丰富,比起欧洲豪不逊色,但面对今天的城市发展,我们却和欧洲有着截然不同的处境。欧洲城市大都在保存良好的传统机理上生长,而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多数基于新生的城市机理之上。我们感慨,欧洲的历史活在欧洲人的城市里,而中国的历史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我们觉得,中国现代城市越是发展,传统的精神内涵载体越是显得不足,这种不足在文化自信的回归中又自然的促使我们寻找文化的根源、渴求传统的体现。而欧洲城市早已把古典和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西方当代的建筑教育不仅没有强调“体现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相反,无时无刻不把“创新、突破”作为第一精神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西方建筑师在中国扮演的角色就比较容易理解了。除去经济因素,中国的发展首先满足了西方建筑师的精神追求。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在渴求新鲜事物的中国得以实现。可时间一长,我们发现,西方建筑师光顾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对中国文化的体现并不怎么热衷。因此,在中外同行对一些出位设计大呼过瘾的同时,一部分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西方建筑师对传统的理解和尊重并没有对中国文化一视同仁,一些大胆的设计不仅没有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反而是我们文化复兴之路上不和谐的反例。那么,在这样的针锋相对之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建筑师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存在着两对矛盾:一、“西方背景赋予他们创新突破的精神追求”与“中国发展赋予我们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之间的矛盾;二、“西方传统文化的内家功底”如何“打出中国文化的外家拳路”之间的矛盾。

  清楚了第一对矛盾,我们就会理解:“哦,原来如此!”既然洋人来到我们的地盘,这种文化矛盾的出现就一点也不奇怪,而且它还是我们开放发展中必经的历程。因此,正确理解这种矛盾,善用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将对中西双方都有益处。西方建筑师的创新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借鉴,让西方了解我们对文化复兴的诉求更是理所应当。然而我们又必须清楚事物内、外因关系,认识到谁才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因和主体。我们应鼓励中国建筑师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以主人翁精神探索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外国人在我们的影响之下会一同尝试,甚至偶有佳作,但中国的历史责任是无法由他们承担的。他们不会反客为主,我们也不能反主为客。每种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体系和任务,应该我们走的路,别人代替不了。

  说到第二对矛盾,是非常有趣的。由于有欧洲城市这本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宝典,西方建筑师在设计中、生活中对传统的理解、尊重,受到的耳濡目染是我们所不具备的。那么,在我们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之下,西方设计师优秀的设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背负了累人的名声。其实欧洲城市文化的成功不是一代人奠定的,当代的西方设计师也是站在无数大师前辈的肩膀上走到今天。多少代人练了几百年才积下了这么些西洋内功,哪能一到中国立马就打出一手漂亮的中国拳呢?而且,这里面绝大多数人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当一部分人也不准备体现中国文化的,因为那不是他的长处,不如扬长避短,免得站在风口浪尖了。只有一少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也比较善于表达异国文化,那么他们自然会做一些中国元素的尝试,结果可能不错,也可能不尽人意,这都是正常的,毕竟中国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外国人常提到“中国风格”,那究竟什么代表了中国风格?秦汉?唐宋?明清?还是全部?他们也只能散乱的捕捉一些文化信息和风格元素。最后,用他们的“西洋内功”打出的“中国拳路”我们能不能接受还两说呢。

  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英国虚拟艺术家、音乐家JamieHewlett和DamonAlbarn为英国广播公司BBC设计了一套西游记的动画短片,配合奥运节目的转播。它讲述了孙悟空在观音的指点下和八戒、沙僧一同克服重重困难前往北京奥运场馆“鸟巢”的故事。中国舆论对BBC运用中国元素报道奥运节目的想法表示肯定,但是对他们设计的人物形象难以认同。其实问题不在设计风格上,而是他们表达的文化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内涵缺失让我们难以接受。大家觉得洋人不理解《西游记》表达的文化内涵,虽然孙悟空和他的师兄弟都是妖,但在磨难的历练中讲述的却是佛法与人性的故事,我们对孙悟空喜爱有加也是因为他的人性情感最终战胜了顽劣妖性,保得师徒众人功德圆满。而英国人的设计只捕捉了妖的元素,龇牙咧嘴的孙悟空完全没有了可爱的一面,沙和尚更是面目狰狞。在这个设计中洋人运用了《西游记》这个中国文化的“元素符号”,表达的却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文化表情”,更不要说体现故事深处的“精神内涵”了。这个“洋内功耍中国拳”的例子多少反应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信息。

  在文化交流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碰撞。西方建筑师在中国的文化碰撞和的角色矛盾,恰恰说明了中国建筑师完成中国建筑历史使命的必然性。西方建筑师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尝试需要我们的引导和鼓励,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追求更需要中国建筑师的不断的探索!为了增强中英建筑界在全新历史时期的相互了解,欧洲界栏目将陆续展开对英国十大建筑事务所及著名建筑师的访谈节目,希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能为双方带来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