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这孩子好得很,今年打麦多亏他来帮忙了!”6月11日,当说起本村农电工张志明,河南省内乡县板场乡文龙村村民李文献感激地说。
李文献今年82岁,家住在该村的纸房沟里,种有2亩多小麦。因为他家的小麦都种在零零星星高高低低的坡地里,联合收割机根本无法进入,只能人工收割后,再用脱粒机打麦。
6月5日上午,李文献和妻子把家里的麦子全部收割完后,开始用小型家用脱粒机打麦时,却发现脱粒机干轰隆,张着大嘴就是“咽”不下麦子。他自己鼓捣了半天,还是老样子。他连忙拔通了张志明的电话:“电不中了,连个麦都打不成!你快来瞅瞅!”不一会儿,张志明就出现在李文献的家门口。老人像看到了救星一般,高兴地嚷嚷起来 :“志明啊,你跑得可真快!你是‘空降兵’啊?!”也难怪他吃惊,尽管他们是同村,但所住地却相距十几里,且山路崎岖难行,骑着摩托最快也得10多分钟。
张志明笑了。原来,三夏期间,他和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一道,每天巡逻在山区的打麦场上,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李文献打电话时,他正好在附近为村民检修脱粒机,接到电话后,就火速赶了过来。
检查线路后他笑了:“李叔,不是电的事!是这截导线太细了,根本带不动机器。以后打麦接线一定要找我,安全是大事!”
重新换上导线后,推上闸刀,“轰隆隆”!脱粒机飞快地吞下了麦子,吐出了饱满的麦粒。李文献和妻子忙开了,一个放麦,一个接麦,忙得不可开交。
看到他家人手少,老人又上了年纪,张志明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留下来帮他打麦,在忙活了2个多小时后,小麦终于打完了。此时的张志明,一脸黑灰,满头大汗,一身尘土……
“谢谢!谢谢!你可给俺家帮大忙了!说啥吃了饭再走!”此时,已是13时许,骄阳灼灼。李文献老两口感激不尽,非要让他吃了饭再走,哪知张志明说啥也不肯,一踩油门,又到下一家的麦场上去了……(刘文娟)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