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上“民情E通”科技创新系统,家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陶岔风情小镇的“乐活族”陶茂兴一个劲儿地点“赞”称好。以前每月只有到缴纳电费的时候才能了解自家电费情况,现在却可以一目了然,而且还能随时了解停电信息。“一部手机就能了解用电信息、享受供电服务,真是太方便了!”陶茂兴说。
这一变化源自于国网河南淅川县电业局推广的“民情E通”电子化供电信息服务系统惠民工程。自2014年10月1日起,该县60多万户低压用户可通过免费电费短信查询、业扩报装、故障维修等方式,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诉求渠道,足不出户便可轻松畅享高效便捷的电力服务。
用电故障解决难
淅川处于山区,地势较为险要,电力维护工作难度较大。长期以来,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服务人员依靠客户故障报修电话,不能立即判定故障源,通常要通过长时间的沿线查找。这样不仅耗时长、效率低,也无法迅速解决客户故障报修的准确定位、原因及维修人员到位时间等问题。
对于常年经营花木生意的李永言来说,解决用电故障也是他多年来关心的大事儿。“过去想用电或家里的线路出现故障,不但要与供电所提前预约,还要来回跑十多次才能解决,而且手续还很复杂,即劳时又伤力。”李永言说。
为此,淅川电业局主动抓住国家电网推广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一机遇,试图从实际上解决用户的难题。
去年3月开始,该局通过组织多次技术分析专题会,把原来的几个信息系统进行适当开发,历时3个月完成了“民情E通”在线服务系统,实现了微博、微信、短信查询、业扩报装、故障维修、95598语音自助、95598网站7大功能,并初步在淅川县城区、厚坡、香花、九重4个供电所试用。
电子信息解民忧
“只要居民找到供电服务网格员寻求帮助,服务网格员点击手机就可以为居民提供多达20余种的便民服务诉求渠道,并能及时得到处理。‘民情E通’电子信息系统的开通,构建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链条机制。” 淅川电业局副局长李明表示。
据介绍,“民情E通”将安全用电、维修服务、供电服务、微博微信等进行网格模块化管理,其中“供电服务”模块就是一本电子民情日记,供电服务网格员带着手机入户,对居民诉求的问题,提出的要求,随时记录随时上传。轻点手机或鼠标,就能全面掌握每个居民家庭的基本信息,获悉群众用电的诉求。
同时,淅川县514个村(社区)还配备了专职农电服务管理员,对民众反映的诉求,根据工作条块分派处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在线反馈。
“对现场不能处理的问题,电子信息系统将及时上报县局及乡镇供电服务平台,对已经处理的问题,系统将自动存档以备核查,真正做到将大量诉求、矛盾化解在村组一线,群众心中满意。”李明说。
作为“民情E通”的用户,李永言过去来回跑十多次才能解决的用电问题,如今只需要轻点手机就能做到,供电所成了他的贴心“电管家”。
智能化服务惠民生
目前,淅川电业局已经对城区、厚坡、香花、九重4个供电所近10万用电客户档案完成关联,并逐步实现GPS信息定位功能,全县60万群众只要通过手机、电脑、PDA等终端,即可以用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反映用电诉求。
据统计,“民情E通”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接收各类用电民情上报信息385条,处理完结372条,一次性办结率达96%以上,处理反馈各类用电诉求信息的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高效的服务,使得“民情E通”成为了服务社区居民的“便捷箱”。“前几天晚上,由于刮风,巷内的一根电线被挂断了。通过‘民情E通’反馈后,维修人员很快就修好了电线,从发现问题到完全处理好仅用了10分钟时间。”淅川县城西湾社区的居民王桂香对此深有体会。
对于供电服务员靳子成来说,“民情E通”这一创新成果也为他的工作带来了便利。现在巡视时,每当发现电力故障后,他会立刻拍摄了出现故障点的图片,并备注问题说明。调度员收到信息后,根据E通手机提供的卫星定位的具体位置,会立刻联系电力维修人员前去修理。
“新科技不仅减轻了巡视时的工作,而且有利于及时处理故障,耽误1分钟都可能给群众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害。”靳子成说。
据了解,“民情E通”系统将于今年底实现在全县区域覆盖。同时,淅川电业局还将专门制定多套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通过应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提高服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实现供电服务智能化。
“‘民情E通’不仅方便了当地用户,也是淅川实现供电服务智能化的一项措施。”淅川县电业局局长杨红举说。“伴随国家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的保水质工作,我们将按照超前、更优的供电服务惠民生,为魅力渠首——淅川建设起好头、迈好步。”(毕怀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