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产经>正文

淅川:要水清也要民富

A-A+2014年1月6日09:17南阳日报评论

  核心阅读

  河南淅川,曾经是“一脚踏出四两油,一收十年粮不愁”的富庶之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与核心水源区、“全国第一移民大县”,为了能将一渠清水送京津,先后有40万淅川人远离故土,350家冶炼、化工等企业被关停,40多个能为GDP作“贡献”的大型项目被拒之门外。

  既要坚守“一泓清水北上”的庄严承诺,又要不让父老乡亲们受穷,淅川如何实现水清民富?

  要保证一渠清水供京津

  产业、农业拒绝污染

  初冬时节,伏牛山区依然生机勃勃。

  一大早,河南淅川县大石桥乡东湾村村民郭丰刚就爬到了山上,去看他心爱的石榴树又长高了多少。几个月光景,老郭承包的几千亩荒山变成了果园。“以前政府免费发树苗,大家干劲却不高,最后都当柴烧了。现在个人承包荒山,每天带乡亲们挑土挑水,铆着劲儿干!”郭丰刚说。

  但由于过去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年年种树不见绿”成了淅川县最挠头的问题。一次山火曾将县里费尽心力绿化了的荒山一夜间烧光殆尽,附近的村民主动去救火的却寥寥无几。长期以来,干部把种树当成任务,群众则把种树当“义务”,库区的绿色屏障建起来难,经济效益的产生则更难。

  要改变这种“越种越荒”的模式就必须创新机制。同时,为保护一库清水,从2003年起,淅川县就在几乎没有得到补偿的情况下,对南阳泰龙纸业、丰源氯碱等350家冶炼、化工等企业实施关停并转,10年累计经济损失达150亿元,县财政收入为此一度下滑40%!

  “必须转变思路,找准保护和发展的结合点。”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坦言,走生态经济富民之路、实现绿色崛起是必由之路。

  2012年初,淅川县委又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配套实施多项政策优惠。更为重要的是,淅川抬高了招商门槛,变引资为选资,严把项目准入关。凡是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项目,不论投资再大、效益再好,都要坚决舍弃。截至目前,仅因环保否决的大型项目已有40个。去年,一位客商想投资5亿元兴建铅酸电池项目也被婉拒。

  在淅川县白树村,闫虎成可是个“名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坐落在村里的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头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有机肥“渠首神”系列绿色营养复混肥已经走出了国门,卖到了俄罗斯等农业大国。闫虎成说:“传统化肥的使用效率只能达到30%左右,大部分都滞留在土壤中,成为污染源。有机肥以‘零污染’、效率高达60%以上等优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为了不污染湖水,岸边的地不再耕种,像黄姜这样能赚钱的作物也不再种植。“就是不发展,也不能污染湖水”。2012年初,马良泉曾将淅川与邻县西峡做了一个对比:10年前,淅川的工业总量是西峡的2倍多,但现在淅川落伍了;而在生态上,就森林覆盖率来看,西峡已接近80%,淅川仅有45%。这个对比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淅川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瓶颈制约,二是生态也并非是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经济发展也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如何打好“生态”这张牌,一度成为淅川各项经济工作讨论的核心议题。最终,考虑结果是:“把经济装进生态的篮子”,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农业方面,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97万亩。全国500强企业海亮集团投资20亿元,发展蔬菜、水产品养殖等有机农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加速工业的淘汰和转型升级,为“一渠清水永续流淌”从源头把住关口。

  民要富,谁也不愿越搬越穷

  农民吃上生态饭

  保“水清”是前提,让“民富”则是淅川面临的最迫切难题。用牺牲农业和粮食换GDP的路不能走,用污染损害生态和环境的路更不能走。

  “搬一次,穷一场”曾是淅川百姓的口头禅。老百姓富不起来,县里也没有钱,到现在淅川还戴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发展一直跳不出″越移越穷″的怪圈。数据显示,建设水库以来,淅川县累计淹没良田40多万亩,而全县目前只有57万亩耕地可供利用。此外,淅川县累计动迁移民40万人,县内安置就将近10万人,这57万亩耕地如何让67万淅川百姓致富?

  淅川找到的生态经济富民之路,就是要让农民捧着“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淅川引进龙头企业,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连片发展茶园100亩以上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经济补助和苗木补贴。对获得国家级权威机构有机农产品认证、争创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或个人,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至50万元。机制活带来产业兴。仅仅一年多,已有50多家企业前来投资生态产业,全县20多万亩荒山荒坡及河滩地有了“主人”,披上绿装。3000多个农民像郭丰刚一样成了种养大户,致富能手。

  在大石桥乡,由丹江晟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一个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悄然出现在丹江口水库的缓冲区内。乡党委书记范海明介绍,竹柳这个树种不怕水淹,“没顶三个月都没事”。一方面,它能吸收水和污泥中的有机质,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竹柳又是很好的造纸和板材原材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关键这个生态产业项目给村里留守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一份年超万元的收入。”

  企业负责人宁天保坦言,现在由于基地不断扩大,用工需求也不断加大,附近村里的工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平时用工能维持在200人左右,现在在竹柳中间套种甘蓝,晴天用工可以达到500人,每个人每天工资60元左右。

  如今,缓坡上有金银花,河滩上有湖桑,山坡上有茶叶,层层绿色带来效益的同时组成了库区的屏障。2012年以来,淅川全县新发展金银花3.1万亩、茶叶3.9万亩,软籽石榴、竹柳、玫瑰等其他生态产业6万余亩;建立辣椒、花椒、茶叶、丹水鱼、柑橘、核桃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7.2万亩。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其中,完成了从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化。

  “过去‘一刀切’的目标考评机制对‘特殊’的淅川来说已显得不合时宜。”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如果能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淅川的特殊性,调适符合水源地实际的目标考评体系设置,降低部分经济指标,建立以水源地水质保护为中心的考核体系,给淅川更大的空间、更多的精力来搞生态、保水质,会为水清民富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保证。

  (原载2014年1月3日人民日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