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新晴,布谷催收。习惯于在麦季收购秸秆的贾同军于5月12日再一次走进内乡县大桥乡政府,请求李耀武乡长帮忙设置秸秆收购点。
李耀武说,循环农业的发展让内乡的秸秆成了香饽饽,价格连年上涨,距离收割小麦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但瞅准了商机的各路客商就已经开始了相比往年更加激烈的抢购大战。
一期投资1000万元,建设具有10000头牛规模的养殖场,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踌躇满志的师岗镇西坡村农民王宗杰走在地头田间,他在想着将收获的秸秆粉碎加工,解决饲料问题。优惠的返乡创业政策使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养牛产业,有30多户农民决定加盟。
和西坡村一样充满期待的是师岗镇宛星食用菌合作社社长姚金锁,他和水牛沟村的贺金安等30多户群众要在秋季建造100头规模的养牛场,缓解他们生产双孢菇的原料压力。
县畜牧局办公室主任李松范说,由于养牛业具有消化秸秆的作用,该局在全县一些养殖企业实施“腾笼换鸟”措施,原先那些不规范的养鸡场、养猪场逐渐被养牛场所替代。
正是看到曾经被随地堆放的秸秆所隐藏的巨大利益之后,养牛业开始繁荣,截至目前,已经发展到6万头左右,每年通过繁育和育肥所实现的经济价值达到10亿元左右。
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腹地的七里坪乡,花木扶疏,最美乡村的桂冠被这里的黄沙、御花园、野獐坪等村相继摘得。
“我们于2012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腐草菌,牛粪和秸秆是原材料,不仅消化利用了过去到处乱堆的秸秆,还消除了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擦亮了宝天曼景区招牌。”该乡副乡长范军献如数家珍,“以尚春来和王友祥为主的10多户农民的双孢菇种植产业,实现收益1000多万元”。
在师岗镇水牛沟村的宛星食用菌合作社,来自江苏徐州的经销商杜黎明正在帮助姚金锁电话联系郑州、洛阳等地的牛粪资源,他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一直在水牛沟村。每天早上5点钟,50名留守妇女开始紧张采摘生产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双孢菇,并在上午11点左右直接从内乡车站将新鲜货物发往上海、天津等地。杜黎明说,已经有几个大城市的食品厂将他运送过去的双孢菇进行深加工,制作成的香肠、罐头等产品有60%以上销往西班牙、美国,现在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缺口很大。
大桥乡周道来的南斯拉夫雪莲池内,两个农民工手持高压水枪,对着池内喷水,泥浆翻滚处,一根根雪莲露出水面。一个小伙子惊喜叫道:“看,这一根,有一丈长啊。”
一亩地13600斤,每斤2.5元,这数字不再是天方夜谭。秘方就是他的池塘里投入了腐草菌种植之后的废弃物。
师岗镇的贺金安说,合作社的食用菌菇棚其实就是一座优质肥料加工厂,这些肥料无公害,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桥乡陡沟村的周高峰利用腐殖质改良湍河边30亩粗沙地,他的温棚蔬菜质量高于同类,俏销西峡、淅川等周边地区,成为大桥乡5000亩蔬菜基地的佼佼者。
内乡农民初步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农业体系,整个生产过程已形成较完整的循环链。诸如此类的循环模式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促使农业生产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催生出油桃、茶叶、柑橘、核桃、无虫板栗、无籽西瓜等农业品牌。
贺金安说,今年他们村的秸秆一根儿都不卖,自己还不够用。使习惯在麦季收购秸秆,在冬季大雪天将秸秆贩运到内蒙古等地充当过冬饲草的贾同军显得一脸无奈。
(特约记者 付建军 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