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角:内乡县师岗镇东坪村
主导产业:太阳杏
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商标销售。
发展规模:全村50余户种植太阳杏树面积达200多亩,年产量50多万公斤,年产值80多万元,产品销售网络基本遍布全国。
眼下,又到了麦熟飘香、杏果挂枝的时节。在内乡县师岗镇东坪村,满山遍野金灿灿的太阳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东坪村地处浅山丘陵地带,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13年前,这里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种庄稼,不愁吃,就愁腰包空空,没钱花。”如今,这个村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太阳杏种植专业村。于是,人们又编出新的顺口溜:“栽种杏树,谁种谁发,不愁吃穿,不愁钱花,幸福的日子唱着过。”
东坪村总耕地面积3000多亩,山地面积占80%以上。种粮根本不能高产,还谈什么经济效益。到底种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坪村人。
让贫瘠的土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梦想,但东坪村村民们相信,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2002年春,该村头脑灵活的张书超从《农村实用技术报》上看到《干旱浅山丘陵地区宜种太阳杏》的信息后,就把这条信息告诉了当时正在县里参加农村后备干部培训学习的苗春槐,俩人一拍即合,决定引种太阳杏树。
一条农村实用技术信息,彻底改变了东坪村人的传统农业种植观念。于是,他们便开始在山坡薄地和丘陵薄地上种植太阳杏树。
没有太阳杏树苗,苗春槐就充分利用在县里学习的条件,四处打听。当他得知本县赤眉镇有太阳杏树种,就从赤眉镇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选剪太阳杏树枝,带回家里。他又同张书超一道,动员张志同、张海长等5位村里有专业嫁接技术的能人,把带回的太阳杏树枝分给他们,在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嫁接到培育的本地杏树苗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培育、嫁接、移栽。到了2007年,也是东坪村太阳杏树大面积挂果的第一年,就迎来了湖北襄阳、安徽六安等地果商。仅这一年,全村20余户种植太阳杏树80余亩,总收入20多万元,户均收入1万多元,村民们开始大面积种植太阳杏树。
为带动更多村民种植太阳杏树,扩大种植规模,该村引导太阳杏种植大户张新平与湖北襄阳一家果品销售公司合作成立了太阳杏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与果农一九分成,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商标销售,不仅使果农们切实得到了实惠,而且还提高了东坪村太阳杏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在太阳杏种植基地内,记者遇见了太阳杏种植大户张志,他一边摘果子,一边告诉记者:“刚开始种植的时候,俺们不懂疏花疏果技术,认为结果越多越好。可是恰恰相反,太阳杏品质差,个头小,广收贱卖,卖不出个好价钱。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进行统一技术管理,还聘请了技术员向大家讲解太阳杏疏花疏果技术,提高太阳杏品质。结果,太阳杏由原来的8~10个一斤,变成现在的3~5个一斤,卖得也快了,价钱也高了。去年,我种植的16亩太阳杏,在田间地头就销售一空,收入8万多元。”
太阳杏销售经纪人马书芳告诉记者,以前,该村的太阳杏主要销往湖北、安徽、陕西、河北等周边几个省。现在,除了没有在海南、新疆、青海、黑龙江销售之外,东坪村的太阳杏销售网络基本遍布全国。
经过7年的发展,东坪村太阳杏种植现已形成规模,形成种、产、销一条龙服务产业链条,果农们的收入快速增长。2013年,全村50余户种植太阳杏树面积达200多亩,年产量50多万公斤,年产值80多万元,户均收入1.6万多元,亩均产值4000多元。实践证明,1亩丘陵薄地种植太阳杏树,1年的经济收入,相当于种植1亩花生、红薯、辣椒等经济作物大约5年经济收入。于是,果农们纷纷说,太阳杏树变成了他们的“摇钱树”。
(特约记者 张中立 通讯员 张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