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教育的回馈很慢,
我们重视的是将来”
记者:研究生补助政策被质疑“面子工程”,县里怎么看?
姬翠红:怎么说呢,这就看一个人的境界和思维了。再上升一点,这和个人的情怀有关。我们就是想做事情,想让学生们感觉到家乡对他们读书的支持。
记者:申请补助并未要求学生毕业后回老家工作,真的没任何条件?
姬翠红:是的。不过,每年会组织一次会,让研究生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
记者:宝丰4年教育投资15亿元,县里财政有压力吗?
姬翠红:确实有压力。但是,遇到所有教育上的用钱,领导从来都是非常支持的,一路绿灯。这点,我的感受很真切。
记者:会不会影响其他民生工程?
姬翠红:这个不会,因为都是纳入预算的。
记者:教育投资这么多,资金如何监管?
姬翠红:监管这块儿,招投标有严格的程序,超过100万元都需在市里招投标。而且,教育部门只是资金使用者,不直接参与招投标。
记者:发展教育,宝丰感受最深的难题是什么?
姬翠红:主要是师资问题,这块应该是共性的。省里对学校的编制是严格控制的,但师生比又有要求。你没有编制,就不敢给人家承诺。
记者:投入这么大,能收回来吗?
姬翠红:教育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是真金白银,投了就是投了,就像硬件,是摆在那儿的。不过,教育的回馈是很慢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需要一步步来,所以说,我们重视的是将来。
查看评论 1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