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扈 玲 陈杰超 特约记者 罗新宇 王亚迪
今年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召开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表彰大会,南阳理工学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该校历年来所获的各类奖项中规格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综合评价最高的一项殊荣。获得这一块“国字号”的“金字”标牌,是该校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全校师生的骄傲自豪与无上荣耀。
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刘建告诉记者,学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悉心关怀的结果,是省、市文明委等部门精心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校党委、行政紧盯创建目标、常抓不懈、持续奋斗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包括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应用技术型内涵新建设、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追求事业发展文明新进步的必然结果。
重视创建
营造浓厚良好氛围
思想认识到位。该校党委充分认识到,高校肩负着示范、辐射和引领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全国文明单位作为综合评价和反映一个单位整体发展水平的国家级荣誉称号,是整体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提升社会形象的需要,是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增强师生幸福感的需要。
组织领导有力。2012年9月,校党委印发了《南阳理工学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对各单位所应承担的任务作了详细分解。学校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所有副校级领导担任副组长,并下设了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园文化建设组、职业素质建设组、校园环境建设组、校园安全稳定建设组等五个执行机构,均有副校级领导担任组长。有力的组织机构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督促了创建任务的落实。
创建工作扎实。在创建过程中,创建领导小组、校文明委和各工作组多次召开汇报会、推进会,深入实际工作中,了解工作进度,明晰努力方向,指导督促创建工作,查漏补缺,完善档案材料,提升硬件、软件环境,夯实了各项工作基础,为顺利通过评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师生争创踊跃。全校师生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以南工人能干事、善干事、能干大事、干成事的精神和气魄,形成了“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生动创建局面,把创建工作当成是一种责任、一份压力、一种挑战、一种机遇。创建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不断涌现。全校形成了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服务创建和人人服从创建的浓厚氛围。
丰富载体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以“道德讲堂”为抓手,提升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在“道德讲堂”,学校充分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广泛传播道德故事,深入推动道德实践。两年来,“道德讲堂”已举办30多期,参与师生1.2万余人次,“道德讲堂”活动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学校也涌现了“南阳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提名奖获得者宋英、河南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大学生群体——编外大学生雷锋营等一批先进个人和群体。
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依托,展示精神文明之美。学校成立了教职工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近3000名成员的编外大学生雷锋营成为河南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响亮品牌,他们在校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获得 “学雷锋先进单位”、南阳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河南省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20多项荣誉,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省、市新闻媒体报道。
以“文明有礼培育”为重点,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学校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操行成绩评定细则》等系列文明有礼制度,教育引导师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有礼培育,深入开展“两争两创”、“明德修身”工程等活动,定期命名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践行文明风尚。营造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和“讲文明、树新风”、“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的良好氛围。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每年度制定有“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计划,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定期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特别是2013年,学校承办了河南省首次“古韵新妍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古典诗词联吟大会”,海峡两岸台湾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1所高校170多名大学生演绎了经典文化视听盛宴。
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学校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增加了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和情感认同。
以“勤俭节约”为切入点,增强克勤克俭意识。学校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橱窗、提示牌等各种途径,开展勤俭节约活动的宣传,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四节约”和“文明餐桌”行动,良好节约风气已经蔚然成风,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餐桌示范学校”。
明确责任
强化服务型单位建设
增强主动服务师生意识。学校通过开展以教风、学风、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校风建设、学生满意工程、爱岗敬业演讲比赛、师德主题教育、百日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了各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积极实施“星月计划”,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提供智力人才支撑。3年来,学校与南阳80多个(家)地方(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与美国通用电气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或单位共建研发中心或实验实训基地,开办了“九州通班”、“华新班”等多个校企合作班,企业为学校投资1.6亿多元。学校围绕地方企业需求,积极参与技术革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成果转化。3年来,学校教师与相关企业联合申报课题84项,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349项,从企业获得横向科研经费3041万元。2013年,学校获“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称号。
搞好社会公益活动。学校先后对口帮扶唐河、宛城、邓州、南召等县区的多个村镇。学校为近期重点帮扶的南召石门乡竹园村多方争取项目资金100多万元,积极为所驻村办好事、办实事,送医送药送科技文化送温暖。学校被表彰为 “全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做好温暖工程。学校设立爱心基金、紧急救助金,对困难师生群体进行帮扶。3年来,学校发放各类帮扶救助金80多万元,累计发放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3171.8万元,校内奖学金732.63万元;为4024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897.27万元;为1157名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2281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对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发放学校求职补贴。
教育引导
优化校园环境
学习型单位建设常态化。学校坚持对干部职工和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培训以及形势政策和国情、省情教育,坚持开展读书月活动,形成了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学校领导班子理论学习考核2013年被省委高校工委通报表扬,学校荣获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传播网络正能量。学校已连续举办了七届网络文化节,组织开展了以“网络与学习同行”、“网络改变生活,文化提升品质”、“青春·网络·成长”等 30多项网络文化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增强了他们善用网络、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意识。学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和网络舆情汇集研判工作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奖”。
开展“诚信教育”。坚持以法律法规和校风校纪为红线,以教育引导为手段,注重对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与生活学习中做好诚信教育,在成长成才中树好形象,取得了较好效果。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寓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上百项。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国家和省、市科技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或单项文体比赛中获奖60余项(人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了师生员工的精神文明素养,陶冶了师生员工的情操,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校园整体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注重做好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校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62.4%。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了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了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结合工作
推动事业提升
多年来,南阳理工学院将精神文明创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发生了较大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鼓舞了士气。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和谐,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激励了人心,又增强了师生办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信心与决心,对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推动了工作。学校高标准、高质量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目前惟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新升本院校、被确定为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最高等次“好”的成绩,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在各类竞赛中成绩显著。
提升了实力。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科研学术成果不断增多。校企合作深度推进。招生就业呈现“出口旺入口畅”,学校本科二批理科、文科连续4年均超出河南省定分数线,2014年理科超32分,文科超20分,3年来该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以上,名列全省高校先进行列。
赢得了荣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
扩大了影响。不少兄弟院校单位纷纷到该校学习考察精神文明创建、本科评建、转型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等工作,得到兄弟院校的好评与赞赏,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高度评价。
创建经验
弥足珍贵值得总结
开展全国文明单位争创工作,收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奖牌,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南工人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信心和决心;创建成功的实践,不仅凝结着全校师生的不懈追求和艰辛汗水,更在追求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经验做法。
持之以恒不懈奋斗。2004年升本后,学校党委明确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目标。2010年10月,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又响亮地提出,要把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自2004年开始,历届校领导班子就把文明单位锁定为奋斗目标,一任接着一任抓,坚定信心、高点定位、敢想敢为、锲而不舍地为之努力,积极向全国的兄弟高校学习取经,把文明创建作为突破工作难点的机遇和提升工作水平的动力。学校也积极诚恳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省市文明办汇报学校创建工作。这都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奠定了良好的申报基础。
全校上下广泛参与。在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工作中,注重引导各单位和师生的参与,把争创工作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和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全校上下做到了思想认识统一,形成了创建工作一盘棋,校领导也亲力亲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对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大家主动承担、互相支持,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等、不拖、不靠,从严、从细、从优,凝聚起了创建的强大合力。
功在平时打好基础。文明创建重在平时,离开工作基础去谈创建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注重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了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度规范到位,创建载体多元,形成了文明考评机制,坚持抓实抓日常,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充实了创建内涵,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的特色和亮点。文明创建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科学定位顶层设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涉及各方面工作,必须科学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文明办工作思路清晰,及时谋划,统筹协调,科学调度,认真发挥了总指挥部的作用,从创建工作方案、任务分解、机构组成、人员抽调、台账建立、模拟评估、专家指导、迎评接待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安排,措施得力,责任明确,为迎评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成为搞好迎评工作的关键。
“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崇高荣誉,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和褒奖,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希望和要求。”南阳理工学院院长刘荣英说,“精神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校事业发展永无止境,文明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全校上下将再接再厉、乘势而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凝聚推进南工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做到荣誉面前不自满,创建征程不歇脚,巩固创建成果不懈怠,在新一轮文明创建热潮中,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全国文明单位’的奖牌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