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多年过去,再回忆高考,其实本质上没有考得好与坏的说法,重要的是所有年轻人在一起,做了份试题,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市,做什么工作,和谁相知,和谁一起旅行,和谁走一辈子。不管故事怎样,结局如何,一切都是美好的。”
——一位高中校长的寄语
1977年,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重新迎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春天。当年冬,570万考生冲出工厂和田园,拿起课本重返考场。具有历史意义的1977年的高考,也因此载入史册,被人铭记。
不知不觉中,备受关注的高考已走过40个春秋。为纪念这一见证亿万人青春、培育几代人记忆的中国大考,本报记者采访了四位不同年代的人,希冀从他们深烙时代印记的高考往事出发,唤醒深植于群体的共同记忆。
翻出旧课本, 边教书边备考
人物:郭应臣
高考时间:1977年
职业:大学退休教授
1977年10月21日,全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那时,22岁的郭应臣已高中毕业两年,在平顶山舞钢老家的大队小学教书。“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了,这振奋多少人的心。”这个6月,郭应臣说。1977年的高考,从宣布恢复到举行考试只有短短一个月,但他还是决定抓住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教书任务重,没有复习资料,唯有授课之余翻看高中旧课本。所幸的是,传道授业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巩固的过程。“但考前考后并不紧张。”他说。这种淡定,一方面源于他寡淡的个性,另一方面源于大家都准备得不充分。
关于两天的高考,郭应臣印象极深的,是化学物理在一张卷子的正反两面,他只顾埋头做化学,考试快结束时才发现背面还有物理。“题没有做完,感觉不会考太好。”果然,他的分数只够上大专,就报考了南阳师范大专班。
1978年3月,到南阳读书后,他发现所攻读的化学专业,有不少同学已结婚生子。“年龄最大的有40岁了,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课堂内外大家都争分夺秒”。1981年春毕业时,因踏实勤奋、成绩优异,郭应臣留校教化学。30多年的教书育人中,他一直以校为家,待生如子,朴素低调,淡泊谦逊。
机会稍瞬即逝,抓住人生每次成长的机会,是1977年高考留给郭应臣最深的感悟。教学科研中,他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到上海进修学习,到名校当访问学者,深化课题研究,收获诸多荣誉。“高考是很多人人生的转折点,也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他说,不断求变的高考,试图以更公平更合理的面目推动教育改革,民众也不应以功利的视角赋予它太多重负。
不言放弃,终于吃上“商品粮”
人物:邵庆杰
高考时间:1982年
职业:医院副院长
城乡二元经济时代,想要跨越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鸿沟,高考几乎是唯一途径。鲤鱼跃龙门,成为“公家人”,吃上“商品粮”,是上世纪80年代参加高考的邵庆杰的心愿,也是千万农村孩子的梦想。
邵庆杰的老家在新乡长垣农村。为走出黄土地走向广阔世界,他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读高中时,因国家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口号,学制被缩短为两年。课程紧张,升学率低,198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他差3.5分没过分数线,只好复读。1981年第二次高考时,他又落榜了。气馁的他曾跟远房亲戚赴安阳当油漆工,赚钱贴补家用。读过高中的叔叔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就给他发去紧急电报,召他回家备考。
1982年,邵庆杰第三次备战高考。今天,回望34年前的那场考试,一个温暖细节令他记忆犹新:高考前,生产队的一头牛死了,给每家每户分了一点。母亲舍不得吃,将其腌成五香牛肉,挎着竹篮送到学校,鼓励他安心考试。
这次,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以全班第四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医学院(后称“同济医科大学”)。这一喜讯,让全家人扬眉吐气。其实,邵庆杰三战高考的经历在当年并不算什么。那个年代,为吃上“商品粮”,凭着永不言弃的精神考七八年后终圆大学梦的,大有人在。
大学生活很苦,好在有爱相伴。大学里,邵庆杰结识了家在南阳的妻子。工作几经变动后,他们结束分离之苦,安居南阳,并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不菲成绩。作为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副院长,2013年,邵庆杰曾任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和队员一起为中非友谊增光添彩。
在他看来,高考不仅改变了他和同龄人的命运,而且为民族素质的提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个人来说,吃上‘商品粮’、娶上‘城里妻’的愿望实现了;对国家来说,选拔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才。”
苦也美好,走过“黑色七月”
人物:张茹
高考时间:1994年
职业:作家,教师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90年代的并轨、扩招政策出台,再到新世纪后的自主招生、统一考试、分省命题……见证青春承载梦想的国之大考,一直在求变求新。
“一股‘黑色七月’的味道。”张茹忆起她1994年的高考时说。学校黑板报前的高考倒计时提示,高三班教室深夜不熄的灯盏,课桌上高过头顶的教辅资料,身边同学越换越厚的眼镜片……这一切都弥漫着紧张压抑又催人奋起的味道。老家在卧龙区农村的张茹,是位早慧的女孩,初中起就常有文章见诸报端,是师生眼中的“小才女”“小作家”。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拼的是综合学习能力。怕发挥失常名落孙山的张茹,高考前夕开始焦虑失眠,恐慌不安。就在这时,她忽然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原来,因她在各类刊物发表过文章,学校推荐她参加河南大学保送生考试。“这消息就像一束光,照亮我的头顶。”她说,通过考试保送后,她收到河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躲过了“黑色七月”。
大学毕业后,张茹几换职业,读书写字是她不变的朋友。最苦的日子,她曾放弃工作甘当全职妈妈,受尽冷嘲热讽,从未丢掉梦想。毕业18年,她坚持写作,出版著作6本。今年,她被省城一所学校高薪聘用。
“命运不会对坚持无动于衷。”张茹感慨,苦也美好的高考,见证青春的大学,是她一生中取之不尽的养分,让她一直保持昂扬的姿态和纯真的内心。
有考作伴,青春更加饱满
人物:黄伟
高考时间:2006年
职业:乡镇基层干部
时代在发展,思维在转变,如今人们对教育的态度更加包容开放。不以成绩论英雄,只因经历是财富,成为更多人的共识。“有高考作伴,青春变得更加饱满。高考就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看见更有力更自信的自己,可以拥有更自主更随心的选择。”29岁的唐河县桐河乡乡团委副书记、党政办副主任黄伟说。
各类复习资料,各种模拟考试,各科考试卷子,是高考留给黄伟的最深记忆。2006年高考时,他只考上了大专。但不愿服输的他,又攻读了本科。2011年,从南阳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参加了河南省“三支一扶”招募选拔,闯过层层遴选,成为一名基层干部,在唐河县桐河乡工作至今。 在他看来,高考制度走到今天,越来越严格科学,也越来越透明公开。“遗憾的是,作为人口大省、考生大省,河南省至今没有一所985院校。希望河南有更多更好的一本院校,也希望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加大对河南考生的录取比例。”黄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