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城市|鲜城|旅游|婚嫁|汽车|体彩|教育|健康|财经
南阳

新浪河南>南阳>教育>正文

南阳中招成绩揭晓 新一批“学霸”闪亮登场

2017年07月10日 08:40 政府网站  评论(人参与

  随着中招成绩揭晓,新一批“学霸”闪亮登场。南阳市十三中、市二十二中、市二十一学校、官庄二中等学校传来喜讯,中招考试再创佳绩,继续领跑全市。7月8日、9日,记者采访这些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从“学霸”的学习方法、习惯养成、爱好兴趣等方面,全面解读“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姚苏函 不带着问题过夜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姚苏函是市十三中九(11)班的班长,今年中招文化课考试取得562分的好成绩。姚苏函不觉得意外,“考前我就不止一次这样想过!”谈及学习方法,姚苏函介绍,不带着问题过夜,勤学多问是制胜法宝。上课跟着老师的节奏走,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跳过,下课立马找到老师发问;当天作业抓紧时间完成,遇到疑问就问老师。

  “她的问题最多,每天都要向各科老师发问,有时候的问题,更多的是探讨。”姚苏函的班主任秦守洁介绍,一个姚苏函的存在胜过教育的千言万语。作为班长,她集体意识很强,会为每一个发问的同学耐心讲解。“她的作文从来都是满分,哪次不是满分了,会在放学前重新写一篇交给我。”她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八年级结束的时候,她的体育只考了50分。为了提高体育成绩,她坚持每天练习,仰卧起坐从每天50个慢慢增加到150个,每次练习跑步她都要多跑10圈,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姚苏函的体育终于考了满分。

  “苏函爱看书、爱画画、爱弹琴,学习间隙会和弟弟下围棋。”姚苏函的妈妈介绍,苏函的电子琴过了8级、围棋业余4段,“孩子很省心,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后勤保障。我们和孩子约定:她把学习学好,我们把工作做好。我们都做到了!”

 文雯 我还不满足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曹怀天 文/图

  市二十一学校的文雯中招文化课成绩为559分,各科的均衡发展获得了令人艳羡的高分。然而面对这样的成绩,文雯仍略有失落地说:“这次基本算是稳定发挥,但是我还不够满足。”

  被问及学习经验时,文雯认为课堂的时间需要好好利用。“课堂上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在课堂上,她的眼神会牢牢地追随着老师,“就像在和老师交流一样。”文雯的班主任李朝凤老师这么说。课下文雯也会充分利用时间,自我总结复习,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会更容易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同点。她也经常研究自己的错题,从错题中寻找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总结方法以避免下次出错。学习之外,文雯的兴趣也十分广泛。她扳着指头数:“我学过古筝、长笛、书法、跆拳道。”她歪头思考了一会儿,冒出一句:“可以算是文武双全了吧!”

  文雯的父亲一提及自己的女儿就滔滔不绝:“文雯学习很主动,不需要家长额外督促。这是她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文雯的老师李朝凤说,文雯不仅学习好,集体荣誉感也很强。文雯是班级的班长和自管委主席,在管理班级上帮了老师很大的忙。

 杨佳妮 把控课堂最重要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中招文化课成绩出来后,558分,杨佳妮不觉得意外,“算是正常发挥吧!”事实上,杨佳妮很少会觉得意外,初中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她习惯了考取班级第一名,“最意外的一次考了班级第二名,年级第21名。”

  杨佳妮是市十三中九(2)班学生,她认为课堂特别重要,对课堂的把控程度往往是造成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在老师的引领下,认真听讲、记笔记,课下慢慢总结经验,在课本和习题中探索学习的乐趣,是杨佳妮的学习方法。学习之外,杨佳妮喜欢篮球、喜欢跳舞、喜欢古筝。每周六晚,杨佳妮都要练习3个小时舞蹈,古筝在小学毕业前已经过了10级,现在隔三差五都会坐下来轻抚一曲。

  谈及对孩子的要求,杨佳妮的妈妈说:“也没有什么要求,我们希望她身体好、学习好,考个理想大学,有份得体的工作,过优雅的生活。”杨佳妮笑着插话:“这还叫没什么要求啊!”基于这样的培养理念,从幼儿园开始,杨佳妮的妈妈就重点培养孩子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在班主任王卿眼里,杨佳妮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会听讲、会学习,热心帮助同学,还经常帮老师出谋划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殷志超 十足的行动派

  记者 扈书峰 通讯员 曹怀天 文/图

  毕业于官庄二中的殷志超中招文化课成绩是558分,数学满分。介绍学习经验时,殷志超提到了抓好课堂的重要性。他认为,同样的付出,课堂下的收获没有在课堂上大。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之外,课下的作业也需要认真对待,尽量自己动脑完成,问别人得来的答案没有自己思考的印象深刻。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殷志超的学习事半功倍。他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就着重培养殷志超的学习习惯,完成学校的任务之后才能做自己的事情。殷志超也很重视和老师的交流。除了学习上的问题之外,他也经常和老师谈论情绪和心态上的困惑。殷志超母亲介绍,“他考试前会焦虑,情绪偶尔会产生波动。这个时候他的班主任杨丽老师会和他谈心,每次谈心之后效果都很明显。”

  除了在校期间的学习,殷志超对其他事物也很有钻研心。由于喜欢数学,殷志超主动要求父母给他买课外数学书,自己进行研究。甚至还出于兴趣而阅读《时间简史》。对于初中生来说,《时间简史》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明显超出所学范围,但殷志超却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和征服欲。在同班同学中,殷志超年龄偏小。杨丽老师讲到他时,频频称赞殷志超年纪虽然小但是十分沉稳,从来不多说废话,是个十足的“行动派”。

  岳柳洋 高效学习乐在其中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岳柳洋是市十三中九(8)班学生,今年中招文化课成绩557分。“孩子学习从来都不用催。”岳柳洋的妈妈告诉记者,可能是她从小学习珠心算的原因,孩子对数字敏感,学习效率很高,手快、脑快、做题快、写字快。她的课堂笔记记得又好又快,经常被同学们借阅。

  班主任郭延华介绍,岳柳洋几乎囊括了大大小小考试的第一名,但岳柳洋不是天才,她的成绩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息息相关。身为班长,她不怒自威,连最调皮的学生都对她心存敬畏。她善思、勤问,总能见到她追着各科老师问问题的身影,在她的带动下,她周围的一大片学生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在岳柳洋看来,她的快,其实是根植于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初步理解教材内容,标出学习重点和难点;课堂上要专注,尽量做到当堂内容当即掌握,确保课堂的高效率;课间复习,利用课间快速整理课堂内容,做到堂堂清;课后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会学,也爱玩,有时候也上网聊天,和同学们天南海北一起聊天。岳柳洋的兴趣也比较广泛,阅读、弹古筝、晨练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即使是暑假也依然延续着6:30起床跑步,10:30上床睡觉的作息习惯。

 黄丹晓 从错题中找方法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黄丹晓是市十三中九(9)班学生,中招文化课成绩是556分,得知成绩的时候,黄丹晓正在看丹布朗的书,“这是我的正常成绩!”面对采访,这个看似孱弱的小女生很平静。除了热爱阅读,黄丹晓还喜欢书法、游泳、长跑、钢琴、篆刻、电影,记者无法想像她体内蕴藏着多大的能量,怎么能有闲暇培养这么多广泛的兴趣。

  黄丹晓介绍,学习上她更关注学习方法,不搞疲劳战,按时作息,大部分的错题旁边都有她的批注,批注内容包括差错原因、解题注意事项、其他解题方法等内容。黄丹晓谈得更多的不是考试成绩和学习方法,而是互帮互助的同学关系、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采访结束前,记者请黄丹晓把她父亲叫来聊聊。黄丹晓的爸爸说:“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咋管她的作业。”“你也不会吧!”黄丹晓在旁边打趣。“有些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也是可以跟你一起讨论的!”父女俩会心一笑,更像是久违的朋友。“在学习上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考好了不表扬,因为她应该考好;考不好的时候我和她妈妈一起请她出去吃饭,吃饭的时候她会跟我们一起分析没考好的原因。”

郑道涵 构建自己学习体系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郑道涵是市十三中九(3)班学生,中招文化课成绩555分。他分享的学习经验是,做好预习,可结合教辅自主学习。在文科的学习上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多读书,拓展知识面。理科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要独立思考,利用课间向老师请教。尤其是在上了九年级之后,郑道涵将3年来的知识进行归类,将整个学科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进行逐条对照,遇到薄弱环节重点复习,有问题主动找老师沟通解决。

  班主任刘婉介绍,郑道涵课堂专注,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思考,往往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作业认真,“不是一般的认真,比如老师布置的是读书笔记,他除了会在保质保量完成外,还会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某些精彩句段全部写在读书笔记里,作业数量往往会多于其他同学。”

  郑道涵的母亲李云姬的指导思想是,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考好了不奖励,考不好也不批评。但他从我的眼神里就能发现我的不满。”李云姬说,“我们工作忙,能做的也就是为他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李云姬说的学习环境是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里面没有电视,没有电脑,郑道涵用的手机是非智能按键手机,仅能打电话、发短信。

  方炳霖 跟着老师节奏走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方炳霖是市十三中九(7)班学生,中招文化课成绩554分。采访开始前,记者让方炳霖在采访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采访本递到记者手中的时候,三个横平竖直、力透纸背的字让记者忍不住赞叹。这个高大帅气的男生微微一笑:“书法刚过九级!”

  方炳霖的数学考了120分。但他坦言总成绩不是很理想,“比正常低了一点,但低得也不过分。物理和化学都还有至少两分的进步空间,没把握住。”谈及学习方法,方炳霖腼腆一笑:“其实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就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如果一定要介绍学习方法的话,可能是我善于总结和研究吧。尤其是易错题,我都会认真总结差错原因,研究解题方法。”

  “他从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时候,谁叫他玩他都不会去。我们平时更多关注他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家庭环境一直都比较宽松,不给他过大的压力。”方炳霖的妈妈告诉记者,父母会经常跟他谈心,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让他自己去调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方炳霖喜欢书法、音乐、阅读、电子琴,但这些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预习高一课本上,“高中期间我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考取理想大学。”

  张朝阳 勤于思考多总结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万涛 文/图

  张朝阳是市十三中北校区九(8)班学生,中招文化课成绩553分。谈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张朝阳介绍,勤思考、多总结是考取好成绩的关键。

  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张朝阳都爱动脑筋,考场上更是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考一科忘一科”,相信自己能行。此外,张朝阳习惯做好预习和复习,整理错题集,经常与老师沟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事实上,这次考得不理想。”张朝阳的数学考了满分,化学差一分满分,但他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尤其是语文,考了96分,“如果语文再多考几分,就理想了。”

  在班主任王曼华眼里,张朝阳并不是个一味苦学的学生,而是一名讲究学习智慧的孩子。“善于学习,爱思考,懂得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非常善于抓住时间,课间十分钟他都会用来做题。”王曼华说,张朝阳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到课外。“课堂上理解,课堂上消化,课堂上背诵,这也让张朝阳整个初中生涯学得都很轻松。”即便考了第一,他还是会自觉主动地写考试总结,得分、失分的经验教训,答题心态的“解剖”等全部写进考试总结中,这种举一反三、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叹服。

 高艺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者 扈书峰 通讯员 曹怀天 文/图

  高艺展就读于市二十二中,中招文化课成绩552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艺展在分享学习经验时一直离不开“兴趣”两个字。她说,拥有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学习,遇到困难也会想尽方法去克服。出于兴趣,高艺展经常阅读和背诵古诗词,高艺展的父母都很喜欢看书,为高艺展营造了充满书香的家庭氛围,使她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学习上大放异彩的高艺展做起老师的小助手来也毫不含糊。她是班级的班长,也是学校的学生会干部。细心和负责的高艺展在管理工作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老师的称赞和同学们的信任。她会把自己发现的好题目分享给其他的同学,带动全班参与讨论,引导同学们共同学习和进步。“她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很高。”高艺展的班主任徐庚这样评价。

  高艺展古筝过了业余10级,学习之余,她经常在琴弦的弹拨按压中寻找精神的放松和安慰。

  说起老师,高艺展满怀感恩。她至今还珍藏着老师送她的生日礼物。“徐老师为我们付出特别多,经常和我们谈心,帮我们稳定情绪、保持积极心态。”高艺展真诚地说,“父母也一直鼓励我,没有给我施加压力,给了我很多空间。”

  刘玲君 优秀是一种习惯

  记者 孟新生 通讯员 曹怀天 文/图

  市二十一学校的刘玲君,中招考试文化课558分。采访期间,刘玲君一直微微垂着头,露出略显害羞的笑容。“表面上十分腼腆,实际上是个十分自信、阳光、活泼、开朗的姑娘。”刘玲君的班主任黄新老师这样评价她。

  刘玲君的学习秘诀很简单:“学习重在效率,不要打疲劳战。”贯彻自己学习秘诀的刘玲君从来都不会在对学习帮助不大的事上浪费时间。她坚信,课堂上认真听讲和思考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的收获是课下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无法补回来的。由于学习效率很高,刘玲君反而省出了很多空闲时间用来放松和休息。和其他同学相比,“她学的一直很轻松。”黄新老师感慨。“我身边的同学也都有他们的优点,我发现他们的优点后就会向他们学习。”刘玲君说。

  黄新介绍,刘玲君会制订学习计划并督促自己完成。她做事十分专注。刘玲君的父亲在一旁补充:“孩子学习很独立,让人省心。”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说起女儿时满脸自豪和幸福。刘玲君说,她和爸爸更像朋友。很多话题她都能和父亲聊得十分投缘,充足的交流使他们相互理解,而良好的父女关系和家庭氛围也对她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