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有关一线品牌与国内代理商的矛盾由来已久。在内地顶级品牌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之际,借助代理商来打响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是奢侈品牌惯用的策 略。而当这些大牌在国内站稳脚跟之后,品牌形象最大化基础上的利润诉求成为他们的出发点。这与代理商一味追逐短期利益的定位背道而驰。于是,相继出现很多 一线品牌收回代理权的现象。例如,2011年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花费高达1亿多英镑的违约金将中国的代理权收回。
此外,很多一线奢侈品牌的国内代理权被俊思集团、香港IT集团等少数国际集团垄断。例如,俊思集团手握唐纳·卡兰(Donna Karan)、 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等10多个国际一线品牌的国内代理权,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零售经验。这也使得国内代理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面对这样的危机,代理商该如何应对呢?专家指出,代理商应改变现有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升级为商业咨询公司。对市场进行充分布局,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在对其消费环境有了丰富的了解之后,充分挖掘消费潜能,以完成企业的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