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专家称南阳挖金事件 金首饰存两大悬疑

A-A+2014年2月13日08:48映象网评论

检测报告 记者张定有 摄检测报告 记者张定有 摄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张定有 孙喜增)村民们抢挖的 “金子”是云母无疑,但打出的“首饰”却是铜锌合金!专家称,两者风马牛不相及,“金首饰”存两大悬疑。

  春节前后,南阳市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村传出消息,村民用附近山上挖出的“老刮金”,居然打出了“金首饰”。一时间,周边村民疯狂到该村山坡上挖金子、打首饰,闹剧持续了一个多月。记者向专家求证后,证实村民们所抢挖的“金子”,实为金云母,他们手中所持的“金首饰”,也绝非黄金。

  村民手中的首饰究竟是什么原料所制?昨天上午,记者带着从现场买到的原材料和金手镯,来到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进一步请专家分析鉴定。

  经过目测,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一分队队长、高级工程师杨士辉说,初步看,原材料属于云母类物质,尽管还没有通过岩矿鉴定确定是什么云母,但应该是金云母,该物质不含金属,仅仅是颜色好看而已。

  对于记者所购买的手镯,杨士辉称是合金类东西,但具体是什么东西,必须通过化验分析才能知道。但对于村民们口中所说的“一捧土能打一个金手镯”的说法,杨队长认为绝没有可能。“无论是什么云母,均属于非金属类矿物,而这个镯子属于金属类东西,这两样东西不是一回事,石头打成镯子?不可能 !”

  为了查明原料和金手镯的具体成分,杨士辉带着记者来到河南省南阳地质测试研究中心,利用仪器作进一步的化验和分析。

  王明军是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监测中心主任,他这样介绍了检测的程序:手镯样品属于金属材质,要通过电钻钻成粉末类后进行化学分析;矿石土壤类的样品,要进行鄂破、对辊、缩分,然后再研磨到200目后,进行正常的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

  当天晚上8点,化验结果出来,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监测中心还出具了专门的鉴定报告:土样的结果主要是硅铝铁,以云母为主;手镯的主要成分铜锌为主,铜占58.97% ,锌占34.68% 。根据这两种成分结果来看,土样和手镯的主要成分根本不符,土样的成分做不出手镯。

  根据检测结果,专家提出了两大疑问:一,如果这些首饰确为云母矿所做,那么银匠在加工时必然添加了其他原料,云母仅仅起到上色作用;二,既然云母做不出这类首饰,那么就存在调包的嫌疑,以铜锌充黄金忽悠群众。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