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是一个“八山一水零点七分田”的山区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5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3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4%,有林地面积39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2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8%,是全省第二区域大县、重点林业资源大县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境内山地巍峨起伏、风光旖旎,林海郁郁葱葱、亘数十里。在这方群山滴翠、林木畅茂的富饶土地上,勤劳智慧的西峡人,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工作理念,以“资源增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用片片青翠为山水增绿,为城市增辉!
林业建设始终是西峡林业工作的重心。2013年,西峡县紧紧围绕“一山”、“三沿”、“四围”三个绿化重点,强力打造“通道绿化、项目造林、荒山造林、社区绿化”四大精品工程,全方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一是打造了通道绿化精品工程。对沪陕高速第一山脊线以内的6800亩荒山全部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在311、312国道和西淅快速通道两侧栽植竹子等常青树种2000多亩,全县国道、省道、村村通绿化率分别达到了96%、96.5%和98%。二是打造了项目造林精品工程。完成项目造林16.92万亩,占任务14.55万亩的116%,全县项目造林工程精品率达到70%。三是打造了荒山绿化精品工程。以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实行常绿、落叶混交,针叶与阔叶混交,经济林与生态林并重,新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2.67万亩,生态能源林 4.5万亩,猕猴桃基地9160亩。四是打造社区绿化精品工程。以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庭院绿化和围村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完成围镇围村造林600亩,占任务589亩的102%。
西峡县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为其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注入了活力,并探索出“林-菌”、“林-菜”、“果-药”、“林-畜”、“林-游”等林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巩固提升了特色经济林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上,坚持老园更新和新建基地并重、人工建园与野生改造并重,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推进产业上档升级。按照“县有示范区,乡镇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地块,组有示范园”的要求,采取按标准化逐板块推进的模式,打造亮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发展猕猴桃产业的积极性,逐步做大做强产业。目前,西峡县已建成5000亩以上标准化基地6个,2000亩以上标准化基地18个,建成猕猴桃一村一品专业村126个、专业户2000余个。特别建成了五里桥、丁河等5个万亩猕猴桃生态经济示范区,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0.5万亩,挂果面积4.6万亩,产量4.8万吨,总产值达到3.6亿元,基地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猕猴桃产业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及闻名全国的特色产业。2013年,新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5万亩,建成丹水、田关等猕猴桃生态经济示范区3个。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通过培育资源和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山茱萸面积22万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9000万元。占全国山茱萸年总产量的1/2,河南山茱萸年总产量的2/3,山茱萸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降热保温、有序推进,实现规模适度、永续发展。目前,全县食用菌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9亿元,是全国唯一的香菇标准化出口基地。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上,全县建成了花卉苗木基地7200亩,基本上形成了以312国道和沪陕高速两侧丹水、田关、回车、五里桥、丁河、西坪绿化苗木基地片,不仅满足了全县苗木供给,而且销售范围还扩大至周边县及省内外其他地区。2013年,西峡县林业总产值达到31.7亿元,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3.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80%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林业产业。
西峡县还以美化亮化居住环境为目标,对城市公园、游园进行绿化。白羽公园、时代广场等公园内花草树木相互掩映,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游人络绎不绝。建成了丹水、回车等6个生态示范镇和双龙化山、西坪豫边等26个林业生态示范村,并开展了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见证着西峡人的智慧和汗水,更承载着西峡人的光荣和梦想,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峡人将继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努力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魅力西峡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