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公交投币箱 折射乘客文明度
本报记者 洪塔
小小投币箱,折射大文明。记者近日从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自公交车自动投币箱投用以来,公司每天都能收到假币、残币、游戏币500余元,累计每年损失近20万元。
在该公司收银中心办公室,摆着满满几大箱游戏币等假币。记者随手拿起一枚硬币,发现其外观和真币非常相似,令人难辨真假。假币里面的游戏币和一元硬币大小相仿,只是图案不同,如果不拿在手中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除了游戏币、残币,还有一些是外币。
收银中心班长霍建清介绍,每天早上,全市390多个公交车投币箱都会被送到这里,平均每天有近20万元,都是一元硬币和纸币。这20万元中,点钞员每天都能清理出不少游戏币、残币、圆铜板、钢币等,共有500余元。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这还不算啥,更可恶的是,一些人将一元纸币撕成三条,折起来,投进投币箱。这些残币根本无法入账,给公司带来损失。
公交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每天来往火车站、汽车站之间,人流量大,稍不注意,乘客就会“逃币”成功。“我们如果发现了就会及时制止,但大多时候,我们即使看到了,也无法证明乘客刚刚投进去的是假币、残币。”
该公司财务科副科长蔺雅如说,公交系统实行无人售票制,投入运行的公交车辆总数不断增多,收到的假币数量也呈递增趋势。她表示,若有人售票,车资可以通过乘客和售票员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易,售票员用手或肉眼基本上就能辨别出假币。但在无人售票公交车上,想要杜绝假币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河南文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党元林认为, 使用游戏币等假币乘坐公交车,属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乘客一上车就相当于与车方签订了运载合同,投入冒牌货币就算欺诈。他说,如果明知是假币还继续使用,可能会被追究刑责。
编后
让文明窗口亮起来
公交车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向来备受关注。它折射出的不只是司机和乘务员的文明程度,更是广大乘客自身的文明程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公交车上的不文明现象却屡见不鲜,少数乘客在公交车上投的形形色色的假币、残币,给文明社会画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面对才1块钱的车费,有人竟故意用假币。不得不说,这是彻头彻尾的缺德行为。从另一方面看,也是贪占便宜、使用假币的违法行为。
在一个看似没有有效监督的箱子面前,你的一举一动,却面临道德与法律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