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菲菲
烈日炎炎,激情似火。昨日下午,在南阳宾馆会议室召开的“百名艺术家看南阳”座谈会上,掌声四起,来自首都的艺术家们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而骄傲,为移民的付出而感动,为工程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南阳人民而鼓掌。
座谈会上,市委宣传部、市中线办、市移民局、市环保局、市文联以及各县区的移民干部、群众代表等与艺术家们面对面,用他们的工作实际和亲身经历讲述了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移民迁安、水质保护等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白河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南阳段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工程启动时,建设方发现丰山古柏恰巧位于退水闸设计开挖边线内。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构件,为保护这棵古树,南水北调白河倒虹吸工程调整了设计方案。一个国字号工程竟为了一棵树而作出如此让步,这让艺术家们不由感慨万分。
为了保护丹江水质,渠首人作出了巨大努力。西峡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成刚谈起,西峡的企业家自筹资金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不让一滴污水流入丹江。淅川环保局代表说到激动处,不再看手里早已准备好的材料。他说,为执行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严格恪守“凡是污染企业经济效益再好也不要”的承诺,淅川县化肥厂、造纸厂等3000多名企业职工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为拆除小矾窑,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连续奋战在第一线,“那时还没有专业爆破队,都是环保人员亲自爆破拆窑。”听到险象环生处,在座的艺术家们一脸凝重。
张才漫,淅川县香花镇的副镇长,还未说上几句,声音已有些哽咽。她说,2010年她被任命为香花镇阮营村移民分指挥部指挥长,负责村里319户1433人的搬迁工作。当时,很多人都怀疑这个没有任何基层经验的年轻女同志是否能胜任这样艰巨的任务。但面对一道道质疑的目光,她坚持下来了,“对于工作我问心无愧,但我亏欠家人太多太多。”说到这里,张才漫眼睛湿润了,“为人子女,却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为人妻子,却不能相夫教子;为人父母,却不能给儿子以母爱呵护,‘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亲热,你就又走了……’每听到儿子唱起他改编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泪如雨下……”
让人感动的事太多太多,像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从世代居住的故园连根拔起,有的不远千里远迁他乡,有的兄弟姐妹就此分别,从近在咫尺到远在天涯。他们作出了那么多的牺牲,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苛求回报,只是默默无闻地付出着。
掌声不断响起,那里面,饱含着首都艺术家们对南阳人民无私担当和奉献的深深感动和敬意。艺术家们说,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饮水当思源,我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去宣传,去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