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南阳玩音乐"另类"农民 原创歌曲网络点击量高

A-A+2015年5月19日08:11南阳 晚报评论

创作中的杜学山(资料图片)创作中的杜学山(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梁 良 通讯员 申鸿皓 赵兰奇

  前一阵子,有一句话风靡了朋友圈: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当53岁的农民杜学山在网上看到这句话时,不由得用手摸了摸下巴,“嘿嘿”地笑了起来。

  就农民的身份而言,出生于社旗县大冯营镇梁杜庄村的杜学山无疑是“另类”的。在周围乡亲都在努力挣钱的时候,他所关心的,却是和庄稼地几乎毫无关联的填词谱曲,以及自己创作的歌曲如何能够得到众人传唱。而当由他填词谱曲的作品在不到半年时间,网络点击量已经高达135万后,他无疑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人嘛,没有梦想那还有个啥劲儿?”5月中旬,面对记者,这位在梦想和现实间浮沉了30余年的“另类”农民感慨地说。

  他说:“对音乐的喜欢,

  好像是与生俱来的。”

  面前的这双手,皮肤粗糙,关节突出,手掌上有着几个厚厚的暗黄色椭圆形茧子,以及不平整的、发黄的指甲,都显示着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磨砺痕迹。

  可是,当这双并不那么修长灵巧的手,游曳在这间杂乱简陋房间里唯一的乐器——一台便宜的二手电子琴上时,你会发现面前的这个原本普通的中年男人,脸庞上突然焕发出一种飞扬的神采。这种神采,或许就叫作梦想。

  这个音乐梦,对今年53岁的杜学山来说,已经做了30多年了。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杜学山,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大冯营镇梁杜庄村,来到部队当了一名文艺宣传兵。也就是在这里,他找到了毕生都愿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当兵期间,天天听着激昂澎湃的军旅歌曲,我才发现自己对音乐是多么的喜欢。每次听到蒋大为、李谷一的歌声,我都激动得不得了。”两只厚实的大手在膝盖上来回搓了搓,杜学山用并不太顺口的普通话斟酌着自己的语言,“咋说哩?那种喜欢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只是以前没有察觉到,一直到部队里才终于发现而已。”

  凭借着高中毕业的文化功底,部队里的杜学山在平日辛苦的训练之余,开始创作歌曲、小品、相声等。当他那些初出炉灶、几经修改的作品,终于被战友们接受并不时地被搬上舞台获得阵阵掌声时,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杜学山,用干惯了农活的手,开始拿起纸笔创作词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几十年里,俺兄弟为了他这个梦想可没少吃苦遭罪,他这一路啊,走得可真是太不容易了!”说起这个一头扎进词曲创作中的弟弟,大姐杜雪瑞就又气恼又心疼。

 

  乡亲说:“一个农民,去玩音乐,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因为经济拮据,退伍后的杜学山,拉过板车、卖过菜、干过代课教师、写过墙体广告。和村里别的青年干活挣钱为了盖房娶媳妇不同,杜学山的所有收入,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全部用在了“玩音乐”上。

  从旧货市场买来一台廉价的二手电子琴,一闲下来,他就不停地在琴键上敲敲打打,时不时地低头写下几个别人看不懂的音符。

  在进入音乐世界之前,将双手细细地用香皂洗干净,对杜学山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净手正衣冠,这是对艺术对音乐的尊重。”表情认真的杜学山,抬高了音调字正腔圆地说。

  为了得到专业指导,上世纪80年代末,杜学山自费到郑州黄河音乐学院进修半年。交不起学费,他就到学校食堂帮工,没课时到街上打零工干苦力赚钱。虽然日子过得苦巴巴,可是,因为音乐的陪伴,那一段校园时光对杜学山来说,是最充实美好的。

  半年后,杜学山结业回乡。在火车站购票时,路费被偷走。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他,硬是从郑州走了回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饿了,就去菜市场捡些菜叶子;渴了,就喝点小河水;困了,就把鞋当枕头躺在树下睡一会儿……

  也正因此,杜学山成了乡亲们眼中一个不务正业的“神经病”:

  “家里穷得叮当响,成天写歌弄曲的,纯粹就是瞎折腾!”

  “一个农民,去玩音乐,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白天干活,晚上创作。用打工挣来的钱购买学习资料、找专业教师请教、用录音机录制,为了一两句歌词、一两个音符反复斟酌、夜不能寐,这就是杜学山30多年生活里的主要工作。

  女儿说:“爸爸是个很有才气的人,这是肯定的。”

  生活不会一直辜负一个为梦想而努力的人。

  2011年4月,在山西长治举办的首届大众原创歌曲演唱会上,他的作品获得特别奖;2012年6月,在面向全国征集的《宜宾职工之歌》活动中,他获得二等奖;他所创作的《妈妈》、《爱心曲》、《民工兄弟》等歌曲,被选入二炮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乔军的专辑;还有多首词曲在《音乐生活报》、《华夏音乐》等报刊上发表;去年秋天,他又获得了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颁发的“创作成就奖”奖杯。

  2014年,杜学山将自己创作的《你是我的老公我是你的妻》上传到“中国曲谱网”后,很快被湖北省网络歌手囚鸟看中,并被制作成MTV。如今不到半年的时间,这首歌的点击量已达到135万。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函让他应接不暇。

  短暂的开心过后,杜学山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在这个自称“从风雨中走来,在逆境中站起”的农民看来,如果说一开始填词写曲是为了追求某种成就感的话,那么,经历了30多年的挫折浮沉后,他最终想要的,不过是在音乐中获得的内心宁静。

  “还是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采访结束时,一直表情严肃、语气认真的杜学山笑着,说出了这句网络流行语。

  虽然在乡亲们看来,杜学山有些“另类”。不过,在女儿杜金璐眼里,“爸爸是个有才气的人,这是肯定的”。虽然,在她十几岁的生涯里,父亲留给她的,常常只是一个低头写曲谱的背影。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