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华裔
重拳整治夏季食品安全,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让群众吃得放心……这是7月23日全市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传递出的信号。
四级联动攻坚保食品安全
至6月,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对象有7.6万余家,其中,种植环节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80个;养殖环节有畜禽规模养殖场8100个,生猪定点屠宰场83个;生产环节有获证食品企业459家;流通环节有食品经营户4.37万户;餐饮服务环节有2.37万家,监管任务十分繁重。
对此,全市要紧紧围绕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心城区“双创”食品安全达标攻坚、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四项重点工作,务求抓出实效,让群众满意、放心。
严惩重处将成治理新常态
全力实施综合治理。围绕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面及面制品、婴幼儿食品、食用油、保健食品、节日食品等重点品种,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夏日行动、食品市场大清查、学校食堂专项整治等综合治理。
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以粮食、蔬菜、茶叶等种植基地和畜禽、水产品养殖场为重点,开展滥用违禁农药、兽药专项整治,严格落实蔬菜上市检验和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开展重点问题集中整治。围绕病死肉、私屠滥宰、瘦肉精、非法添加、地沟油、走私冻牛肉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治理行动,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
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建立上下协调、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各级公安部门将持续发挥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主体作用,开展保卫餐桌安全行动、食品药品打假利剑行动。去年以来,全市已侦破食品安全领域刑事案件1295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350人,取得的战果位居全省前列。
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下一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着力宣传贯彻新《食品安全法》,开展综合治理,落实企业责任,加强综合协调,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严把食品生产经营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维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以全市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双创”达标活动为载体,突出农村地区,城市车站、商场、医院、学校、景点等周边部位,农贸市场、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食品摊贩等重点场所,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持续开展治理整顿,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发挥12331举报平台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展新型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自律;发挥各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传递社会共治正能量,加大曝光力度,营造惩恶扬善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