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三军受阅第一飞赤诚冲天报家国 访南阳籍陶炳兰少将

A-A+2015年9月18日07:44南阳日报评论

陶炳兰少将陶炳兰少将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梁林 柏伴雪

  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阅兵式上,当空中梯队悬挂国旗、军旗,并排出“70”纪念字样,率先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时,全世界为之赞叹!

  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永恒定格,镌刻在大家的记忆中。领航雄鹰铁翼飞旋,长9米、宽6米的巨幅国旗迎风展开,猎猎作响。陆航空中梯队领队、特级飞行员、少将、总参陆航部副部长陶炳兰驾驶雄鹰,呼啸苍穹,圆满完成受阅任务,被誉为“三军受阅第一飞”。

  这一飞,让素有“飞行员的摇篮”之称的南阳大地再次沸腾。陶炳兰是南阳新野籍的消息广为传颂,激动、骄傲与自豪之情在广大南阳人心中激荡。

  9月16日,带着家乡人民的牵挂与祝福,记者赶到北京,对英雄将军陶炳兰进行了专访。

  受阅首飞

  陆航雄鹰扬国威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聚焦了全球的关注。当天,湛蓝的天空中,国旗和军旗分别由1架直升机在正下方悬挂,两架直升机庄严护卫,组成两组三机梯队,呈品字形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紧跟其后,20多种型号183架战机梯队以“米秒不差”的精准接受检阅。

  回想起飞越天安门广场时的情景,陶炳兰深情地说:“我深深地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陶炳兰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和战友们。“我们要坚决完成习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的‘首战必胜’任务!”在阅兵式前100多天、1万多个小时的高强度严格训练中,每天,他都要对自己和官兵们重复这句话。对他来说,其中饱含着责任、使命、荣耀与担当,小至个人,大到国家。

  刻苦训练,攻坚克难,实施创新实验,寻找最佳方案。仅国旗的尺寸、材质、悬挂方式的实验,他们就进行了无数次。“我们采取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公里~180公里,这个速度突破了外挂飞行的极限。我们几乎实验了所有材料,最终,选定神舟飞船返回时降落伞的材质。在确定国旗旗面大小时,我们也进行了反复实验。一般国旗旗面最大为4米×6米,但考虑到视觉效果,我们采用的是9米×6米。这些在国家历史上是首次,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陶炳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空中梯队的受阅表演赢得至高评价:我国阅兵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机群、超密集编队,出现在天安门上空的直升机数量创下历次阅兵之最,陆航部队的主战装备直-8B、直-9、直-10、直-19首次以“全家福”形式集体亮相,见证了中国陆航近30年发展的成果……

  陶炳兰自豪地说:“阅兵式上,共有56位将军带兵受阅,将军领队,关键在一个‘领’字。有幸受令担任空中护旗带队长机,并很好地完成任务,我觉得非常激动和高兴。”

  践行使命

  攻坚克难显担当

  自豪之余,陶炳兰感慨良多,总结为四大方面:技术难度大、组训难度大、保障难度大、安全压力大。回想起来,有着太多超乎想象的极限。“首先是技术难度的极限。在完成70字样时,难度超乎想象。世界上没有用直升机编字样的国家,也从未有人把这么密集的队形放在一个平面上。因为没有高度差,所以要求技术上非常精准。直升机本来稳定性就差,再加上受前面气流的干扰,它的操纵难度就更大。”

  忠诚报国,不辱使命,将军身体力行,带领官兵迎难而上,在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同时,还创下多个世界之最。“首先,我们这次参加阅兵的直升机数量多。这次整个空中梯队183架飞机,我们陆航占96架;第二,创新多;第三,参加的部队多,所有的陆航部队都参加了。再者,就是参加的机型多。”说起这些,将军神采奕奕。

  “这其实是一次不是实战的实战化检验。”陶炳兰说,经历了这次高难度的阅兵飞行训练,对部队战斗力是一大提高,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骨干人才。在担任总参陆航部副部长之前,陶炳兰曾任总参陆航学院院长,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飞行人才的重任。在完成受阅任务的同时,他的内心暗藏着更为深邃的情感:“陆航是一个人才、科技、装备紧密结合的兵种。在作战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陆航直升机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建立强大的空中突击、机动作战、立体攻防力量,将是未来陆航部队发展追求的目标。”

  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人才,实现强国梦、强军梦,陶炳兰境界至高,情怀至深。“我们南阳素有‘飞行员的摇篮’的美誉,这些年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接受来自家乡媒体的采访,将军兴致盎然,侃侃而谈。

  桑梓情深

  最是牵情故乡事

  “如今,在北京也能喝到甘甜的家乡水了!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南阳人民无私奉献,大爱报国,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身在首都,陶炳兰却深切关注着南阳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谈起家乡时,那溢于言表的深厚感情,让我们看到了飒爽英姿下,将军心中那份最为柔软的桑梓情怀。

  穿越回忆的长廊,陶炳兰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家乡时光。“我是土生土长的新野人,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生活很苦。1978年,南阳招飞,整个南阳地区招收20人,其中,新野招收两人。我非常光荣地成为其中一人,进入空军第二预备学校。”将军娓娓道来。

  在此后36年的飞行生涯中,陶炳兰坚守梦想,铿锵而行。“成功没有捷径可走。通过我的自身经历,我想勉励家乡的青年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朝着这份理想坚定不移地前行,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理想,成就梦想!”

  关心父老乡亲,更关注家乡的发展。去年,陶炳兰在回家省亲时,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一直为自己是南阳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南阳底蕴深厚,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特别是近年来,生态向好,宜居、宜业,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家乡变化日新月异,越来越好!希望家乡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早日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我们伟大的国家在实现强国梦的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