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聆道 张 曦 文/图
核心提示
这是敬老月里南阳晚报给老年人的献礼;这是深秋之际,户外联盟的一次盛大集结。10月24日,来自我市各地的3000余人齐聚方城七峰山景区,参加本报和南阳户外联盟共同开展的2015南阳秋季户外登山节活动。这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三分之一多。在子女的陪伴下,他们享受山水的清秀,挑战高山的险峻,也向年轻人展示老年人的坚韧和风采。本报记者在现场采写一些活动花絮,以飨读者。
秀丽的风景令人陶醉
10月24日的七峰山下,人声鼎沸。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2015南阳秋季户外登山节正式拉开序幕。在各县区领队的带领下,3000余名市民或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独自背起行囊踏步前进,开始了一天的户外活动。
在小桥流水的玉女湖畔,在林密幽静的黑松林旁,在惊险刺激的玻璃观景台上,在高耸的烽火台中,到处都散落着热情参与此次登山节的市民,置身于溪水潺潺的秀美山水间,他们举起手中的手机、相机,将美好“收藏”。交谈中,无不流露出对秀丽风景的赞赏和喜爱。
八旬老人脚踏实地向上走
敬老月是登高赏菊的好时候。活动现场,南阳食品产业园南阳新特产为登山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礼品。
当天的登山活动,年龄最大的是来自油田指挥部户外运动俱乐部的86岁马克章。在半山腰处,马老先生没有人搀扶,更没有借助拐杖等物品,正努力向上攀登。旁边的年轻人陆续超越了他,但老人不急躁,一步一个脚印,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原来,老人平时就爱散步,只要天气允许,每天都要走上五公里左右。“年轻人能上去,我也没问题。”老人一口气走了三四里山路,仍然精神抖擞,他告诉记者:“这次活动办得很好,让我们老年人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关注和关爱,希望晚报以后能多办这样的活动。”
“晚报小记者”
登顶不遑多让
当天,本报组织160名“晚报小记者”参与登山。他们显示了自己的活力,奔跑着、嬉戏着,大多数成功登顶主峰。踩着脚下的玻璃观景台,极目远眺,感受大山的雄壮与险峻,孩子们脸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这次的登山节活动,一路走下来,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不少植物,还锻炼了孩子们的毅力,强健了他们的体魄,更放飞了他们的心情,让他们接下来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晚报今后能多组织这样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一名陈姓家长如是说。
查看评论: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