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社旗唐河移民新村:新家园里的幸福生活

A-A+2015年12月4日08:38南阳 晚报评论

 武明亮正在给孔雀喂食 本报记者 高 雪 摄 武明亮正在给孔雀喂食 本报记者 高 雪 摄

  本报记者 高 雪

  11月30日至12月2日,“迎通水一周年,移民幸福家园巡礼”采访团来到唐河县、社旗县,实地挖掘移民村的亮点和变化。在移民村,养孔雀致富、扩建移民小学……移民村安居乐业的景象以及新发展新变化,让人感到欣喜。

  移民后养孔雀走上致富路

  漂亮的孔雀羽毛、美丽的标本……11月30日,记者来到社旗县郝寨镇丹阳移民村,武明亮正在自家养殖大棚里忙碌着,500多只孔雀在悠闲觅食。

  搬迁前,武明亮在煤矿上打工。移民搬迁后的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濮阳一朋友家里,看到朋友养孔雀发家致富。跟朋友交谈后,武明亮觉得孔雀养殖前景好,就下决心试试。

  在养殖过程中,武明亮不断摸索经验。刚买回来的孔雀,早晚叫个不停,附近居住的村民都抱怨不止。在一次看电视时,武明亮发现给孔雀放音乐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就买来了音响和轻音乐碟子,慢慢的孔雀不乱叫了。为给孔雀防疫,武明亮看医书,用二花、葛根等18种中草药熬制成汤喂孔雀。“孔雀全身都是宝,一只孔雀蛋可以卖七八十块钱,孔雀毛可以做工艺品。”武明亮高兴地说着。目前,他已建立了孔雀养殖合作社,年收入四十万元左右,下步将扩大规模,再建两个养殖大棚,带动村里的移民加入养殖孔雀行列,一起致富。

  扩建学校重视移民学生上学

  12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社旗县太和镇余沟移民村,在村子的正中央矗立着太和镇云余小学。课间,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跑步、跳舞、跳绳、踢毽子……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云余小学是为移民所建的学校,目前有十个教室,教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校重视文体活动,也重视教学质量,吸引了周边村庄很多学生来上学。

  在仅有的12个教师队伍中,如今已59岁的常新林是一位移民老教师,“搬迁过来后,交通便利了,学校条件慢慢变好,更重视教学,希望学校的青年老师能多出去学习,参加培训,把学校办得更好。”

  余沟村村支部书记张西胜告诉记者,搬迁后,移民家家户户重视教育,要先把教育抓好,给移民一个交代,现已筹集50万元,准备建一个三层十八间的楼舍,解决师生的学习生活问题。

  移民与当地居民喜结连理

  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移民村,作为南水北调第一批移民安置村,2010年5月4日,来自唐河、新野等市内7个移民安置地117对新人的集体婚礼在此举行。移民范阳就是当时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之一,“集体婚礼场面很热闹,现在我爱人在家附近上班,已有两个孩子,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在凌岗村,移民与当地居民喜结良缘的喜事屡见不鲜。移民王景西的儿子王高立是其中之一。“搬迁到这儿以后,住上了新房子,在村里人的介绍下,我家孩子认识的当地姑娘,谈了两个多月俩人就结婚了。现已有一对儿女,生活很好。”王景西满意地说。

  凌岗村村支部书记凌太清介绍,为使移民安居乐业,村上安了太阳能路灯,配套建设了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并成立物业队,配备垃圾箱20个,垃圾车4个,保持村容村貌整洁。还开展养殖、种植、手工业等项目发展致富。

  高龄老人写七字言记录移民史

  “南水北调已动迁……”在唐河县张店镇老人仓移民村,76岁高龄的老人张有顺拿着自己手写的七字言顺口溜诗歌,高声念了起来。“搬迁到唐河之后,我开始写这个七字言顺口溜,写了4000多字,记录搬迁以后的生活变化。”

  张有顺老人只上了四年半的小学,文化程度不高,往往是白天干活,晚上腾出两三个小时写作,不会用电脑,书稿全部手写完成。谈起村子的历史,张有顺如数家珍。从改革开放以后,他就有意识开始记录老人仓村的生活变化,先后写了35万字的五字言、八字言顺口溜诗歌,还创作了五六万条字谜、歇后语等。

  此外,行医40多年的张有顺专治烧伤烫伤,热心肠的他对家庭困苦的人免费治疗,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的村民还特地送来锦旗。老人说:“移民生活越来越好了,自己年纪也大了,能多出点力就多出点。”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