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 琼 李 辉 通讯员 李 楠
这是一个组建不到一年的手术室团队,刚开始时仅仅5个人便担起了4个科室的手术保障重任。
这里很苦:晚间急诊多,夜班基本要熬通宵达旦;手术量大,有时一天要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这里很累:下了班,精疲力竭,麻醉医生瘫得倒头便睡,女护士们只想好好放自己几天假,彻底休息休息。
虽然经常超负荷地付出,但收获了患者的信任、领导的放心、同事们的称赞,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以科室为家,亲如兄妹,团结向上,青春在汗水中熠熠生辉。
一份信任 主任、护士长苦干三个月
2015年7月9日,南阳骨科医院工业路住院部开始运行,新组建的工业路手术室仅有5个人,魏海河从麻醉医生走上主任岗位,主管护士张丽挑起了护士长的重担。
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领导的信任是我们拼命干好工作的无穷动力!”“一定要高度负责,让患者满意,让领导放心!”这对搭档暗下决心,拧成了一股绳。
几千件新买的手术器械,张丽一包一包拆开,一件一件检查、核对;再按照需要重新打包。人少,主任和护士长既要轮班,还要加班加点思考科室的管理和建设。制订科室工作流程,麻醉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岗位职责,手术室消毒规范……万事开头难,一切都不就绪,一切从零开始。干完这还有那,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总有想不完的事儿。边学边干,边干边改进。同志们下班了,主任、护士长却夜以继日。
在工业路手术室成立之初的3个月里,魏海河带上换洗衣服吃住在单位,张丽除偶尔回家看一下家人外,大部分时间也坚守在科室,有时一天仅休息两三个小时。
手术室就是家。主任、护士长率先垂范,麻醉师、护士们也都把科室当成了自己的家,科里的事儿大家争着干抢着干,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人心齐,泰山移,很快,科室不仅一切走上正轨,而且创造了上午搬家下午手术等一系列奇迹。忙时,四台手术同时进行,一天17台手术的麻醉、护理、器械保障、供应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抢救生命 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突发事件多,骨伤患者多。手外科、足踝外科、小儿骨科、运动医学科夜间急诊特别多,断指的、掉手的,胳膊断成几截儿用塑料袋提着来的,啥情况都有。
去年夏季的一个夜晚,一个年轻的车祸伤者送来时腿都快掉了,并因失血过多出现休克。医生既想保其腿又想保其命,只好一边抢救一边做手术……新情况不断出现,麻醉医生贾淼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两眼盯着监护仪上的血压、心率变化;一会儿余光看手术进展;还要观察伤者的出血量、病情发展、生命体征以便随时调整麻醉药用量,防止心脏骤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头天晚上7时至第二天中午走出手术室,17个小时,贾淼夜以继日,那个累呀无言形容。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科室一天上班十六七个小时的人很多,24岁的马壮恋爱季没时间约会,订了婚的翟俊杰没空儿拍婚纱照……
亲如一家 互谅互助互爱
“我们科的人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手术室,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多,自然而然,大家亲如兄弟姐妹。也许是由于工作太累,大家都能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如今互助已成为大家共同的习惯。”魏海河自豪地告诉记者。
张丽还记得有一次电梯出现故障,她正忙,魏主任不声不响地将10多袋手术器械包一袋一袋地帮她从1楼背到13楼……还有那次,年轻的女护士搬运消毒器械包,名牌衣服被弄得皱巴巴脏兮兮的,大美女披头散发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个集体里,工作上不论谁有需要,都会有人伸手相助;生活上,一家有难众人分担,当然关爱如一个家属送饭全科人分享……没人挑肥拣瘦,没人贪闲怕苦,同心协力共创辉煌:天天小会鼓劲、激励,周周交流、业务探讨,季季学习、培训演练……
来源:南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