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兴 核心提示
今年39岁的侯春迎,是卧龙区梅溪街道文化社区的一位普通中年女性。现如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够自理。她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开不开心都要生活,不要忧忧愁愁过日子,既然都已是定局,既然现实在眼前无法改变,还不如开心一点好。
家才是女儿最好的庇护所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侯春迎家蜗居的小屋。开门,一个小女孩正坐在长椅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墙上的镜子,有陌生人进来,也丝毫没有分散她的注意力。她就是小慧琳,一个只有婴儿智商的小姑娘。看到妈妈,小慧琳手指不停舞动。拉着女儿的手,侯春迎的目光充满温柔。
11年前,小慧琳刚满百天。一天,侯春迎接到了婆婆的电话,老人发现小慧琳和别的婴儿有点不一样,她总是快速地眨眼,且小手不停地抖动。一家人将女儿送往医院检查,医生称孩子是缺钙,但治疗后仍不见好。侯春迎又来到市中心医院,这才得知小慧琳患了小儿癫痫,而且是最重的级别。从此,小慧琳的智力停留在婴儿时期,不能自己进食,大小便不能自理,不会说话,还伴有不定时的癫痫发作。为给女儿治病,侯春迎跑遍了大江南北。因为患病,小慧琳身体发软不能自己走,侯春迎就背着她,抱着她。
女儿患病后,全家每个月本就不多的收入全都用在给女儿治疗上,还欠下一大笔债。有人看她那么辛苦,劝她放弃,说这个孩子会拖累他们一辈子。但侯春迎总是毫不犹豫拒绝,“假如女儿不是生在这个家庭,也许早就没命了。”这句话并非夸耀,倒像是庆幸,庆幸这个家能给本已不幸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庇护。
女儿病发像刀剜母亲的心
女儿的癫痫发作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有时几天一次,有时一天几次。开始的时候,一看到女儿发作到休克,侯春迎吓得抱起她就往医院跑。慢慢地,她了解到这种病可自行缓解,加上见得多了,这才逐渐不再慌张。但孩子发作时,身子像弓一样,迅速蜷缩又伸直,往复撞向身边的任何物体,作为母亲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逐渐平息下来,心里像刀剜一样疼。
侯春迎最担心的,是怕女儿抽筋摔倒磕碰,11年来,侯春迎几乎天天24小时陪着女儿,早晨起床做饭,先喂女儿,然后自己吃,稍微收拾一下,帮她大小便,接着马不停蹄收拾家务。晚上,小慧琳经常不睡觉,侯春迎只好陪着女儿,很多时候一天睡不上5个小时。
“妈妈,我长大了照顾姐姐”
为了女儿,侯春迎承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困顿、肉体上的劳累,还有来自他人的“另眼相看”。但11年来的含辛茹苦,她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和爱心坦然迎接那异样的目光。
一次去医院看病,当时八九岁的小慧琳手脚不由自主地动来动去,不断碰到旁边一陌生男子,男子大为光火,责问侯春迎,“这么大的孩子怎么不懂事,做母亲的也不管管?”侯春迎的眼泪当时就止不住流淌下来,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她是有病才会这样。男子也看出了究竟,连说不好意思。
小慧琳8岁的时候,侯春迎的儿子航航出生了。小航航也感觉到姐姐有些不同,就问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姐姐。侯春迎告诉他,姐姐什么也不懂,不像航航那样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可以做,她活得很辛苦……这样潜移默化的引导,年仅3岁的航航知道要对姐姐好,还说,等妈妈老了,他会继续照顾姐姐,让爸爸妈妈放心。
这一生,最想听她叫声“妈妈”
卧龙区梅溪街道文化社区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也为这一家感动,不但为小慧琳办了低保,每到过节还会送一些米面油慰问。
每次提到小慧琳,侯春迎脸上总洋溢着母爱的笑容,她告诉记者,别看小慧琳的智商只有婴儿期,但是偶尔也会表示亲昵,撒娇时,她会用头蹭你的面颊;她也知道你在笑,会跟着开心。
“11年了,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妈妈,但我还是那么爱她。我这一生,就想听她叫我一声妈妈。”对着女儿的双眸,轻轻摩挲着女儿的头,侯春迎的眼泪里难掩温情和悲情。“现在还可以照顾她,但等我们一天天老去,等我们没有力气了,老了,她怎么办?如果还有能够帮助我的孩子的方法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