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主编:王林晓 创意:陈明黎 质检:杨 凤
本报记者 王林晓 通讯员 柳 溪 文/图
“数字”,正悄悄地改变着南阳的城市面貌,提升着南阳的品位。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现代科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管理、处理城市出现的问题。路上的井盖破损、丢失了,垃圾乱堆乱放、小广告乱贴乱画等问题,现在已可通过南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这张“大网”,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每天,100余名信息采集员身着城管服、手拿“城管通”穿梭于大街小巷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上传到数字化城管中心。
5月24日上午,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的信息采集员任娟在范蠡路东段巡查,发现人行道上电缆井盖板损坏,掏出“城管通”手机,用文字记录下现场情况,并拍下照片,当即将信息上传至市数字化城管中心。
9时30分,市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的抢修人员赶到现场,设置围栏后立即对破损的两块电缆井盖板进行更换。20分钟后,任娟接到事件已处理完毕信息后,又返回现场进行拍照,并将信息再次传给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有始有终,这才算结束。”任娟告诉记者。
信息采集准确清晰,处理问题快速高效,城市管理更规范更精细。
11时许,信息采集员曹兴鹏巡查至百里奚路光彩市场段,看到道路东侧一饭店将桌椅摆在店外经营,当场拍照后将信息上传至市数字化城管中心。10分钟后,卧龙区城管大队的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对店外经营进行了清理。
“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现在平均每天受理部件和事件800余件,这么多问题要解决,促进了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越来越重视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城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市“数字化城管”实行的是“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我市中心城区划分为74个网格,流程分为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问题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7个环节。
记者走进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大厅看到,偌大的屏幕上各辖区各节点路段实时画面情况一览无遗,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电脑或记录着热线反映的内容。这里,就是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平台的“中枢神经”,城市里的有关问题、乱象等信息都在这里汇集,又在这里被分派解决。
南阳,这座美丽的城市在“数字”中愈加亮丽。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