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南阳作家群著名作家、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的最新力作《天父地母》,3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6月即荣登5月“中国好书”榜,7月21日,王晋康凭借此书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年度小说家”奖项。在颁奖典礼上,王晋康深情告白:古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对于科幻作家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位卑未忘忧人类。近日,本报记者微信采访了王晋康。
□本报记者 张 燕
纵横天宇的想象,赋予新的灵魂与未来
《天父地母》是王晋康《活着》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逃出母宇宙》写的是在一场真正的“天塌了”的灾难之前,人类如何像掉入沸水中的青蛙那样,奋力一跳,实现了向广袤宇宙的逃亡。第二部《天父地母》则写了逃离地球及留在地球的各个人类分支,是如何在生存的奋争中分别升华了自己,成为天之父,地之母。这是一部关于人类肉体生存和文明延续的故事,是宗教与科学互相PK而又互相依存的故事。 《天父地母》一经出版迅速得到读者及业内人士广泛好评,并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16年5月“中国好书”。7月21日,腾讯网文化中心在北京举办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王晋康获得“年度小说家”奖项,获奖作品正是《天父地母》。 作为“互联网+”时代,由互联网公司主办的文学写作奖项,腾讯书院文学奖旨在发起“新文学运动,致敬原创力”,将奖项颁给具有全新风格的文学作品,王晋康、毕飞宇、万方、胡弦、李宗陶分别获选小说、歌词、剧本、现代诗、非虚构五大门类年度作家。评委会对王晋康的授奖词为:“王晋康是科幻文学新时代最重要的开拓者,他纵横天宇的想象和思想实验式的写作,赋予这一文类新的灵魂与未来”。
对科幻作家而言,应是位卑未忘忧人类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科幻文学就被放逐出社会主流,野生野长,将死又生,历经风雨,终于长成了一棵碗口粗的乔木。虽然远远说不上是参天大树,但也足以自立于文学之林。 王晋康认为,科幻文学就其主流来说是俗文学,它的第一要务是给众多草根读者奉献好看的故事,和科学有关的好故事。科幻能够存活到今天,是因为民间草根的挚爱。但科幻文学与其他类型文学有所不同,由于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是科幻文学的源头之一,科幻文学天然地具有很浓的雅文化的特质,终极思考几乎是科幻作家的本能,诸如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人性的本质;生存的意义;对科学的深情讴歌和清醒的反思;乃至现实一些的主题,诸如民族复兴、社会正义、环境保护,等等等等。对于科幻作家来说,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如何抑制这类思考冲动和道德冲动,而把它妥妥地藏在一个脍炙人口的好故事的深层。古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对于科幻作家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虽身处蓬蒿,但位卑未忘忧人类。
人类在善恶之间游走,维持脆弱的平衡
王晋康开始写科幻时已经45岁,是国内一线科幻作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说,人老了,难免身上坠着太多的旧物,坠着旧传统旧观念旧道德旧感情,不能像其他年轻作家那样在幻想天地中尽情飞翔。他的作品都是“站在过去看未来”,如在《天父地母》中,那个由半文盲、暴发户褚贵福作为播种者建立的G星文明,仍然是方块字的国度,是多少有点中国化的国度。一般来说,科幻文学是所有文学品种中最为世界化的,而《天父地母》应该算作科幻小说中的异类,因为它有太多的中国味。 人类只能在善与恶之间游走,维持脆弱的平衡。王晋康告诉记者,青少年时期他信奉“性善论”,之后经历了很多事,并且大量阅读一些西方的科学人文著作,才知道过去的信仰过于玫瑰色了。如今他即将步入古稀之年,更是擦去了青少年时目光中的玫瑰色,能够以冷静、清晰的目光来看待人性的本质。不过他认为,大自然也并非只有黑色,在生物共同进化的炉火的锻冶下,大恶的粪堆上也能长出善之花,利他主义的大爱的花。 善恶与生命同在。在王晋康看来,洞察人性之恶后又死而复生的对“善”的信仰,才是真正强大的,足够坚实的,不会再因为目睹现实的丑恶而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