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马秀荣,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挡车工。工作28年来,她坚守生产一线,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在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市场认可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2014年河南省劳动模范。
5月26日23时,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挡车工马秀荣提前来到细纱车间,开始接手当天的夜班工作。
宽敞的车间内机器欢唱,纱锭飞转,一股股热浪迎面袭来。换上工作服后,马秀荣便在机台弄道里来回穿梭,为机台做着清洁,看到机器断线停车就飞快地把线头接好。
在这个车间里工作了28年,每一个接头、每一个包卷、每一个动作,马秀荣都熟记于心。多年来,凭着一手“准、稳、轻、快”的操作技能,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
练就过硬操作技能
1986年,16岁的马秀荣第一次跨进南阳纺织集团的大门,成为一名挡车工。工作没多久,她便发现看似简单的织布技术,想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高产竟有着很大的学问:一台机器只要有纱断线,机器就会停下来;几千根针中,如果有一根针断掉,一分钟就能织出一米多残品布。
抱着成为一名织布高手的愿望,马秀荣虚心向老师请教,仔细观察前辈们的卡线头技巧。“那段时间无论走到哪儿,她肩上都搭着一缕纱,分秒必争地练习基本功。” 细纱车间白班教练高春兰告诉记者,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马秀荣的手指常常因练卡线头勒出道道血印,马秀荣都忍着疼痛,贴上胶布继续训练,直到每一个动作都做得规范娴熟,炉火纯青。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3个月时间,马秀荣便熟练掌握了细纱接头技术要领,成为同批新工中第一个独立上岗的挡车工。
如今,马秀荣接线头、换断针的熟练程度令人惊叹,曾12次在公司操作运动会上取得前3名的佳绩,还荣获省、市两级劳动模范称号。近年,她还与车间的技术人员一起开发出了赛络纺、功能性纤维等26种新产品,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认可度。
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在细纱车间乙班班长华晔眼中,马秀荣是一个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老黄牛”。“日常工作中哪部机台难挡,哪部机台飞花大,她就主动去挡。别人最多挡5台细纱机,她能挡到8台,而且成品断头少、空锭少,月月被评为样板机台。”
让华晔颇为感动的是,在产品“黑粘胶”刚上线时,大家都不想被飞出的黑色纱絮包围而不愿接手,马秀荣主动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提起这件事,马秀荣露出淳朴的笑容,她说:“在厂里工作这么多年,早把这里当成了家。为家里做事,哪有不尽心的!”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众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人员流动性大的棉纺企业,更是深受缺工困扰。为保证车间生产稳定,马秀荣在钻研技能的同时,义务带了36名新工。每天工作之余,她都将自己的操作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帮他们提高技能,解决操作上的难题,使得这些新工全部提前晋级顶岗。
(记者 曾庆芳 文/图)
查看评论: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