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同城>正文

南阳女子12年照顾5个残疾人 独自撑起特殊的家

A-A+2014年7月16日08:39南阳日报评论

南阳女子12年照顾5个残疾人 独自撑起特殊的家南阳女子12年照顾5个残疾人 独自撑起特殊的家

  麻子沟位于郁郁葱葱的镇平县老庄镇杏花山深处,地处八百里伏牛山的尾段,高长改一家居住在半山坡上。在很多人眼里,46岁的高长改是一个坚强到令人钦佩的孝顺女子,自己常年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却还照顾着5个残疾亲人。她自力更生,勤俭持家,12年如一日照顾着一个特殊的家庭,使得年迈多病的老人、智障的亲人和年幼的孩子们得到了悉心看护。在高长改的操持下,儿子张秋阁考入大学,侄女们也相继成家立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高长改感人的孝心和爱心在杏花山深处口口相传,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山里的“孝女”。

  坚强勇敢,弱女子照顾5个残疾人

  2002年夏天,丈夫张照安意外去世,留下了10岁的儿子和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丈夫去世后,整个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高长改的肩上,一家老小十余口,其中5个亲人都为残障人士(高长改的亲生母亲、姐姐高长秀、婆家大哥张照栓、二哥张照祥及姐姐的女儿张红)。一个人照顾5个残疾病人,困难可想而知。

  对高长改来说,最难的是处理张照祥、张照栓的大小便,把两个病人每天从炕上抱上抱下近20次,还要经常给病人擦洗身子、换洗被褥,每天累得她腰酸背痛。

  姐姐高长秀患有严重的智障,经常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有时甚至随意大小便,家里有做不完的家务。看着女儿每天如此辛苦,母亲哭着对高长改说:“小改啊,你的孝心已经尽到了,去给我买包药,就让我上路吧,我不想再拖累你!”高长改听了,忍不住和母亲抱头痛哭,事后她耐心开导母亲,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

  侄女张红的病时好时坏,不知道干净邋遢。看到张红的头发又长又乱,好长时间没洗了,就对张红说:“红红,你洗洗头,我帮你理理发。”谁知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张红又吵又骂:“你嫌我脏,嫌弃我,你给我走!”不管张红如何吵闹,她都耐着性子劝说,从不着急上火。

  日常繁重的劳作和里里外外的事情,让高长改几乎操碎了心,她却从来没有埋怨过。每天她都早早起来收拾屋子和院子,为一家人做好饭,然后上山干活。有一天,高长改在地里干农活忘了时间,耽误了做饭,回家后饿得发急的二哥操起一根棍子就砸到了她头上。摸着额头上肿起的疙瘩,高长改满肚子心酸和委屈,但看到一家人饥肠辘辘的神情,作为一家之主的她还得含泪去做饭……

  亲情相依,为照顾姐姐嫁进张家

  上世纪70年代初,高长改出生在老庄镇高西河村一户农民家庭,姐姐高长秀是一位智障患者。由于高长改自小帮助照顾姐姐,姐妹俩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高长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脑子有些问题,经人说合嫁到任家沟村一户家境贫穷且弟兄又多的张姓家庭。转眼间,高长改已长成一位皮肤白皙、端庄大方的姑娘,到家中说亲的媒人接踵而至。深思熟虑后,高长改对父母说:“爸妈,您二老一天老一天,姐姐自小可怜,我想嫁到麻子沟更方便照顾姐姐,免得您二老再为姐姐操心。”就这样,1992年春,高长改嫁给了姐夫的弟弟张照安。

  1993年秋,高长改的儿子张秋阁出生。为了增加收入,高长改依着山坡搭建了鸡棚和猪舍,养了50多只鸡和3头猪。那段岁月,是高长改一生中最安稳、幸福的日子,因为她的勤劳能干,全家人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自立自强,把关怀留给最需要的人

  12年来,高长改一头黑发增添了些许银丝。她以大山里女人特有的坚强教育着孩子们,照顾着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为了养活全家人,高长改将自家的3亩良田全部种成小麦,保证一年有吃的粮食。2008年秋,儿子张秋阁就读县一中。为了供孩子上学,一家人节衣缩食,最艰难时,全家人两个多月没有吃上油。在高长改的操持下,这样的苦日子硬是挺了过来。

  在镇平县一高中读书时,张秋阁多次谢绝学校给予的贫困资助:“生活上只要能够吃饱就可以了,经济上的帮助还是给最需要的同学吧。”2011年秋,张秋阁以568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浙江科技学院。

  去年秋天,村干部主动为高长改家人办理低保时,高长改谢绝了:“现在生活好多了,孩子们勤工俭学,日子能过得去。”她希望把低保留给村里最需要的人。

  说起今后的生活,高长改自信地说:“只要我还能干,我就能把他们都照顾好,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

  (记者 于晓霞 张晓彭 通讯员 赵保峰)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