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同城>正文

南阳马门少林拳系第二代掌门人周其光

A-A+2014年8月5日08:16南阳 晚报评论

正在练功的周其光正在练功的周其光

  核心提示:

  身着白色练功服,脚蹬粗布鞋,体型偏瘦,精神矍铄,坐如钟、站如松,思维敏捷,幽默健谈,记者面前的南阳马门少林拳系第二代掌门人周其光老先生,像是从电视屏幕里走出的武林高手。谦虚,低调,这位在南阳武术界赫赫有名的高手,面对记者的采访,说得最多的是恩师的一身功夫和武德,很少提及自己。

  他的师傅擂台赛上夺过冠

  少林功夫是目前中国武术流派中,历史悠久、体系完备、技术境界很高的门类之一。中华武术绵延几千年,北少林南武当,更是江湖中永远的传说。中原历来习武之风盛行,军旅武术和民间武术不断传入少林寺,形成了最初的少林功夫,而习得功夫的武僧还俗回家,又将一生所学带出寺院,让少林功夫重回民间。

  周其光说,他的师傅马书亭,如果活着,现在应该103岁了。师傅自幼习武,后又有幸结识孟梅亭、白凤池二位大侠,跟他们学习通臂八卦拳、少林拳,又跟随袁体生先生学习少林拳,跟随张赞章先生学习形意拳。上世纪30年代,有一身真功夫的马书亭,已经开场授徒,又跟随沧州大师王培选学习俞家少林四大门功夫。

  少林功夫特点是立足实战,攻防兼备,刚柔相济。“宝剑锋从磨砺出”,在1936年的全区二州十三县的武术擂台赛上,师傅马书亭力战群雄,赢得了冠军,获得一面写有“我武雄扬”的锦旗。这面锦旗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收集、整理传统武术资料时,捐给了河南省武术协会。

  为拜师,“软磨硬泡”两年多

  周其光说,师傅50多年前的言传身教,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周其光十几岁时,听说南阳有个武林高手马书亭,就一直想去拜见。“文革”开始后,辍学在家的周其光到附近一个工地上干小工贴补家用,没想到马书亭也在这里工作。他和两位师弟没事便跑到师傅面前“献殷勤”,端茶、倒水、帮忙干活,一直“软磨硬泡”了两年多,师傅有一天才说:“看你还算安生,就教你几招防身的本事吧!”就这样,他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师傅要求近乎苛刻,从基本功开始,每周三个晚上学习,其他时间自己练习。下次上课时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学习新的。基本功练不好,不教套路。师傅说,练功就如同盖房子,基础牢固了,以后学啥都不费劲儿。1971年,周其光作为知识青年被下放到了城郊的农村里,白天干活,累得骨头就要散架了,晚上还要起来练拳。少林拳没有任何的花架子,全是真枪实弹的那种真功夫,都是每天这么一拳一掌练出来的。

  插队时一天晚上,他正在铁路边练功,突然听到铁道下边有人喊“捉贼!”周其光往下一看,只见一个黑影沿着未修好的路向东跑去。他没有多想,飞身跳下几米高的路基,一记追风掌,将贼人拍出2米多远趴在地上不能动弹,这时工地上的保卫人员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现场,将贼人扭送公安机关。

  周其光从不觉得自己武术有多厉害,但各路武功他都略懂一二,刀枪棍棒都能上手。他说,自己习武这么多年,但功夫跟师傅相比,仍难以望其项背,特别是被世人蒙上神秘面纱、濒于失传的擒拿点穴术,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而已。

  传承师德,不负师恩

  周其光说,武医相通,传统武术与传统医理一脉相承,比如推拿、按摩针灸与武术中的分筋、错骨、点打穴位就是很好的例子。用于正,就是保健医疗,用于强,就能伤人。师傅凭借自己几十年的习武经历,对人体骨骼、经络穴位的认识,运用点穴按摩的手法,经常免费为邻里治病,治愈许多疑难杂症,这让师傅当时有很高的威望。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那个时代师徒关系的一种最真实的写照,师傅们会手把手的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囊传授给徒弟们。而现在,随着一代代武林宗师的逝去,这种古老的心口相传的授教方式离我们越来越远。周其光说,在这方面师傅为他树立了榜样。他作为南阳武林马门少林拳系的第二代掌门人,深感责任重大,一方面要指导师兄弟们练功习武,另一方面也很愿意去指导那些真正热爱传统武术的年轻人,使中华武术这一瑰宝发扬光大。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