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同城>正文

内乡县赤眉镇一位退休乡村教师的书法生活

A-A+2014年8月20日08:55南阳日报评论

 张周林在研习书法本报记者 马庆科 摄 张周林在研习书法本报记者 马庆科 摄

  通讯员 曹万琪

  在内乡县赤眉镇活跃着一批中老年书法爱好者,他们的作品在省市县,甚至国家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圈里圈外的人都说这得感谢张周林老师。

  日前,笔者带着敬仰走进了张老师的家。走进张老师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的书写工作台,桌面上摆放着文房四宝,而四周的书架和墙壁上满是各种字帖、书籍和书法作品。

  张老师说,他童年爱上书法,与他的祖父有关。他的祖父是位享誉乡里的郎中,在书画上也颇有造诣,他与社会上一些文化人交往甚密,因此家里收藏了大量名人的书画和字帖。在祖父和这些书法名人的熏陶下,张老师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读初中时,祖父开始引导他练字。每天早晨放学回家,在吃饭前,祖父要求他必须临一篇字,上午放学回来,祖父会准时针对他的字当面指导,写得有问题的字“逼”着他重写。就这样他坚持临帖3年多,一本《魏碑志》不知练了多少遍,也练得了深厚扎实的“童子功”。

  读高中时,他的书法在学校已经小有名气。

  书法是岁月的艺术,需要书法家“乐之终身不厌”,缺乏恒心和毅力、朝秦暮楚或急功近利者,皆难获大成。参加工作后,张老师在工作之余矢志不渝练书法。他像一个“贪婪”的蜜蜂,见谁的字好就揣摩着学,在镇上跟着老书法家马麟醛学,到县城学王佳斋、裴金旺、谢丹枫的字,去郑州模仿唐玉润、陈天然的字,博取百家之长,走一条任笔为体的路子。他还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逢年过节,帮邻里写春联,平日里,给朋友写字屏,有时还为一些单位写标语展板,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书法硬功。

  2002年,张老师退休了,他有时间专下心来从事他的书法事业,从大篆、唐楷到新书法报上的名帖,他不停地临帖揣摩,从前人的书法作品到书论、诗文乃至人生哲学,他都细细咀嚼。

  2004年,他应家长的要求,在自己的家里开办了书法培训班,他每天和学生一起练笔,和学生一起进步。2006年又与南阳一位销售商签约,开始网上售字,这给了他巨大的动力,也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要不停地变换字体,时而临王羲之的“兰亭序”练草书,时而摹“曹全碑”练隶书。朝临古人,暮学今人,游弋于古今书海中,他的书法艺术渐进佳境,日趋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雅致中表现其运笔的熟练,于朴实中彰显灵秀之气,展示给人的是一种自然与率真。

  观张老师的书作,最深的印象是他的作品有着深厚的书卷气,这得益于他的文化修养。张老师说,退休后,他沉下心来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书籍,从中撷取名言警句,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在与古人对话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在学习练习书法的过程,每每拿起笔,堕入墨海,便物我两忘。开办书法培训班后,经常和孩子们“厮混”在一起,一起说话,一起耍笔,忘记了年龄,仿佛回到了童年,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

  张老师说,在漫长的学书法过程中,面对纷杂的书坛,面对浩瀚的书法传统和古今卓然成群的书法先贤,他非常卑微,非常低调。他从没有想通过书法博取虚名,他拒绝了那些来自各界的虚妄邀请,埋下头来学书法,至今他还没有参加过什么书法协会,除了一些学术邀请,他也不参加什么赛事。他的作品销往上海、重庆、北京、天津、青海、西藏,甚至走出国门,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

  张老师说:“我有一个愿望,利用书法广交朋友,传承中华文化。”在张老师的带动指导下,赤眉镇习书练字蔚然成风,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在书法界颇有影响的书法精英,像杨涛、王晓峰等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大奖。2009年,全国青少年书法级别评定委员会和《青少年书法》月刊编辑部经过综合考评,授予张周林老师“全国青少年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奖”。

  如今,张老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他自豪地说:“书法滋润了我的退休生活,在书画创作中寻找乐趣,是我保持年轻心态的秘诀!”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