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同城>正文

“王晋康科幻创作2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A-A+2014年11月7日08:15南阳日报评论

王晋康近照王晋康近照

  本报讯 (记者曾碧娟)10月 31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王晋康科幻创作20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莫扎特音乐厅举办。  研讨会上,以科幻作家、科幻研究专家及出版人为代表的科幻界代表发言。刘慈欣、韩松、吴岩、星河、何夕等众多国内著名科幻作家齐力助阵,纷纷发言。刘慈欣以王晋康的两篇代表作为切入点,对王晋康的核心科幻问题进行了讨论。何夕则讨论了王晋康作品的原教旨主义问题。韩松称赞说:“王晋康是中国的布鲁诺。布鲁诺是一位宗教徒,也是一位科学家,而他在最后殉道,展现的是宇宙的终极艺术之美。”

  以各高校专家学者为代表的主流文学界进行了为时40分钟的发言。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徐彦利教授从王晋康的代表作《蚁生》出发进行讨论,认为这是“乌托邦覆灭后的人性探索”。“不同于大多数科幻作家,他基本没有受到西方科幻作品的影响,可以说是纯净的中国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岩如是说。东北师范大学首批资深教授孟庆枢、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也进行了发言。

  以中国科普作协为代表的科普界和媒体也进行了发言和点评。中国科普作协荣誉理事董仁威从自己和王晋康的交往过程谈起,表达了对王晋康先生写作专业精神和执着追求的肯定。

  本报记者 曾碧娟

  “王晋康——中国科幻的思想者”,这本是科幻作家赵海虹一篇论文的标题;10月31日,这个定义成为在人民大学举办的“王晋康科幻创作20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也许,和赵海虹同为70后的笔者,与众多的科幻读者一样。共同见证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的王晋康时代我们的青春岁月都曾经在王晋康文字的带领下,进入一个个想象雄奇的奇幻世界。而他的作品那不同于大多数科幻小说的苍凉凝重深邃内涵,也都让我们在畅快阅读之后掩卷沉思。

  科幻文学,并非脱离现实生活的存在。如果说科学之美与文学之美是科幻文学最普遍的审美,那么思想之美,是王晋康作品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晚秋的下午,刚从北京返回南阳的王晋康与记者聊得最多的,就是“文以载道”。他的作品,他最看重的是想要表达的思想,其次是有趣的故事,最后才是文学技巧。脱离前二者,一切炫技都不重要。似乎借助科幻小说这一方式向读者“传道”,才是王晋康根植于内心的创作使命。

  出生于镇平的王晋康曾经有过3年知青生涯,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82年分配到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曾任该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为该单位学术带头人。相对于国内其他较为年轻的科幻作家来说,岁月赋予了67岁的他更深厚的人生积淀。他有着文革一代人共同的曲折,因而其作品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感悟,苍凉而凝重,但其内在基调却是昂扬向上、沉雄自信的,折射出泱泱大国的国民心态。百花文艺出版社科幻编辑成全认为,这种独属于王晋康式的科幻在尊重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同时,又加入了人文色彩调和,甚至是中和、萃取,加强了科学与人文的联姻。

  和王晋康谈话,你能感受到,他是一名作家,更是一名学者。但身为工程师,他绝不赞同“科幻小说专是为工程师而作”的观点。在这次“20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中,他说自己“一直很认真地写作”。这种态度也可见于他作品中的三重标准,只有科学之美、文学之美、思想之美完美结合,才能成就真正的科幻佳作。

  他说,所有作品中,他最不满意的是《天火》,因为文中的穿墙术没有很结实的科学支撑。他不允许自己作品中的核心科幻不够缜密,也不允许自己的故事缺乏新意,常常为情节的晦涩难行而纠结,并在作品初稿完成后请专家学者甚至读者审看。所以,他的科幻小说雅俗共赏,作品讲究科学的逻辑性,也讲究小说的文学性,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可读性强,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让你在阅读时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同时领悟到他冷静描述下对社会对道德对科学的多重拷问。

  从1993年为给娇儿讲故事而闯入科幻文坛,凭借处女作《亚当回归》获得当年全国科幻银河奖头奖起,王晋康至今为止已经获得18次银河奖,世界华人科幻大会星云奖2010、2012年长篇小说奖,2011年的最佳作家奖,发表短篇小说87篇,出版长篇小说及短篇结集46本,计500余万字。评论界认为,王晋康的作品运用通俗小说的写法,却立足于科学真实和生活现实,进行深沉的思索和创造性的艺术探索。他把小说的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比较玄虚的哲理思考化成情节紧张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化为主题,尽力展现出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对人类自身和生活的作用与反作用。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十字》、《蚁生》、《类人》、《天残》和《生死平衡》最具有代表意义。  相对南阳文学宛军的盛名,多年来王晋康却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几乎每年他都要受邀前往外地的高校讲课或是签售,在重庆、北京等地的青少年读者中有极高人气。然而,王晋康曾经对采访他的媒体说:“在中国,科幻作品在文学长廊里几乎没有一席之地,我希望文学界把我们‘招安’进去。”这让许多包括笔者在内的他的读者诧异。实际上,在许多读者看来,年近七十的他依旧低调勤奋、笔耕不辍,在当今科幻界乃至文学界,他都犹如一棵常青树,年年开花,永远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