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信息爆炸、碎片化已成趋势,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意愿去分享、传播,注册一个公众帐号,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面对就此兴起的自媒体浪潮,他用独特的定位打造了自己的微信自媒体品牌,他是80后,却拥有独到的政治视角及时发布南阳的社会、民生等信息,南阳日报、大河报都与他形成合作关系,在他的平台能获取最真实的独家信息,他,是“南阳影响力”负责人刘海龙。6月的一天,伴随着一场豪爽无惧的大雨,本网记者拜访了这位低调、内敛又不乏风趣的大男孩,泡上一杯浓茶,静静聆听刘海龙畅谈“南阳影响力”的运营心得,讲述这一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撰文:实习记者 马梦璠

专心专注是“我”的工作态度
“2013年我开始接触微博,那时我的微博注册名字就叫‘南阳影响力’,我每天喜欢把自己感兴趣的大小事发上去,慢慢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很多粉丝。”他的观点和想法经常能得到粉丝们的共鸣,随着微博粉丝数的增加,刘海龙身边一些做媒体的朋友们建议他转做微信,他说:“当时我都没接触过微信,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个玩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我才申请了微信公众号,注册名字还叫‘南阳影响力’。”2013年刘海龙注册了“南阳影响力”,2014年5月正式开始运作,刘海龙认为既然起名叫做南阳影响力,就要发布南阳人关心关注的真实信息,他说:“‘自媒体’是一个概念,很多通过这个平开始各种吹嘘和浮躁,而我心中的‘南阳影响力’是要做到发布的真实性。”
“专心专注的编辑当天的阅读量就会很高,只要心中稍有旁骛阅读量就会下滑。”刘海龙笑着说:“这是用阅读量来训练我的专心、专注的工作态度。”他说:“我开始运行两个月的时候就有人来找我做广告。”也正是他的用心编辑,“南阳影响力”在短短一年的运营时间就拥有数万粉丝。
关注民生发布民众关心的真实消息
刘海龙认为,对与自媒体人,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那做的再有影响力也顶多算是个人博客的变异而已。他说:“即便是做自媒体,也要打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让自媒体成为传播真实信息和服务粉丝的载体。”“时刻留心政府关注的、企业关注的和老百姓所关注的事情,他们关注的就是我要发布的。”刘海龙认为,要想拥有粉丝就要让他们能够通过平台主动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自媒体的出现,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让信息多途径快速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失真的消息,“传统媒体有它的公信力,它所发布的大家都认为是权威的真实的,而自媒体在此有很大缺失,但也有它不可忽略的优势,自媒体的发布速度和受众面很广。”“南阳影响力”的发展得到了众多传统媒体的青睐,他与《南阳日报》、《大河报》形成了合作关系,与《南阳日报》时尚版联合举办的酒店“试睡”活动、与《大河报》、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地市级新媒体排行等,将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相结合,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通过“南阳影响力”让“我”更加自信
“运作‘南阳影响力’后我的朋友更多,交际面更广,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改变很多。”刘海龙说:“之前自己的性格很内向,别说采访了就是平时和不熟悉的人说话都会磕巴儿,现在变的开朗多了。”关注了海龙的微信公众账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态度,有思想的自媒体人,他曾策划举办了多种线上线下活动,“交友互动”、“我为南阳代言”...。.他通过这个平台在展示南阳、宣传南阳也在表达着自己的种种观点,他总是能独树一帜,带着自己的创意和态度看生活。
对与“南阳影响力”的精准定向、实效效果,自然会随着平台的成长而发展壮大,“南阳影响力”有自己独特权威的传播方式,就像刘海龙自己所说的那样,再小的个体,也要有自己的品牌。对于未来微信自媒体的发展,充满空间又存在变数,刘海龙说:“未来不能预测,但我会坚持做下去,并且会一直坚守我的平台风格,尽管对我来说目前‘南阳影响力’还不能达到我的预期,但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