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旅游>正文

官德文化在南阳:名联名篇万古传颂 名人名衙千秋流芳

A-A+2016年7月15日08:11南阳日报评论

内乡县衙前牌坊内乡县衙前牌坊
卧龙岗诸葛草庐卧龙岗诸葛草庐
南阳府衙南阳府衙

  核心提示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

  在南阳这片历史文化厚重、人文传承兴盛的沃土上,官德文化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其内蕴不仅局限于勤政、廉政、公正等传统官德范畴,还闪耀着创新发展、担当奉献等时代精神,并与南阳本土文化中的名人文化、衙署文化、楹联文化等息息相关、共生共荣。

  官德文化作为南阳大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属性和指向性,即官德与执政、官德与民生、官德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特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优秀官德文化,便有了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深入研究优秀官德文化,是为了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促进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积极践行优秀官德文化,就是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和生动体现。

  两副名联蕴含民本思想

  人文资源:内乡县衙“三省堂”楹联

  武侯祠大殿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内乡县衙“三省堂”楹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楹联

  延伸解读: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本联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内乡县衙这副对联语言朴实,感人肺腑,它比较准确地表述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自己,淡化“官本位”,以勤政为己任,造福一方;下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百姓,尊崇“民为贵”,以百姓为天,爱民如子。这种自觉与百姓一等,时时想着为百姓谋利益的民本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副对联,是1959年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南检查工作,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停留时题写的。

  当时,胡耀邦视察武侯祠时,对祠内琳琅满目、内容丰富的匾额十分关注。当他看到大殿门旁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蘅为平息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而撰写的名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时,深思片刻,遂口赋一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一天后,胡耀邦在南阳市人民会场向市直机关干部作关于国内形势的报告时,又引用了他改写并口赋的对联,对在场的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以示勉励。26年后的1984年4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坐火车途经南阳,在南阳火车站接见当时的南阳地委书记等人时,专门询问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的对联。1986年4月25日,胡耀邦又将他于1958年在武侯祠改写并口述的对联,亲笔写于纸端。2002年春,南阳市博物馆将其亲笔书写的对联进行刻制,并悬挂于武侯祠大殿。

  现实意义: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工作时,向陪同的地方领导同志吟诵了内乡县衙“三省堂”门前的这副楹联。习近平总书记此番引用这一对联,意在以古喻今,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亲民为民,以民为本,问政于民。

  1999年5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南阳火车站短暂停留,听取汇报得知此联,也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指示中央办公厅查找此联“出自何人之手”。 2004年秋,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考察内乡时,也曾在内乡县衙看过此联。

  201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100周年诞辰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南阳武侯祠大殿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号召全党学习胡耀邦同志的为民情怀。

  心在人民,利归天下。胡耀邦把一段由历史公案引申而来的对联加以升华,浓缩着领导同志的高尚情操和为民情怀。前者“心在朝廷”,而今天的共产党人心在人民,古时官员常追求清名留史,今天为官一任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一人一地的得失。追古思今,前后两副对联交相辉映,堪称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借用成语典故、名句对联引古喻今,鲜明阐释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廉政之道。而总书记两次引用与南阳相关的楹联,是他博览群书的宽广知识视野的体现,也从侧面证明了南阳优秀官德文化的精神与时代需求契合。

  两副对联,前后跨越数百年,无论时空如何变换,其中彰显的为民情怀一脉相承。

  两大名篇彰显忧乐情怀

  人文资源:《出师表》、《岳阳楼记》

  诸葛亮(181年-234年),青年时期曾躬耕于南阳,博览群书,为其后来成就蜀汉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是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两次北伐曹魏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现南阳武侯祠内保存有岳飞手书《出师表》碑刻,因名相撰文,名将手书,名匠刻字,被称为“三绝碑”。

  邓州花洲书院范仲淹《岳阳楼记》。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公元1045年,他谪知邓州,在百忙中谋划创办“花洲书院”,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诞生于此。

  延伸解读:

  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千古忠君的典型,他以毕生努力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铸就了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官德典范。其精神实质集中体现在: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的爱国情怀。他为报三顾知遇之恩,以身相许,无论先君还是后主,都忠心耿耿。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病死军中,成为千秋之楷模。

  “政事无巨细”的敬业精神。在诸葛亮主政蜀汉十多年间,他“政事无巨细”,然“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社会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的欣欣向荣景象和“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清正廉洁的政治局面。

  “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的政绩观念。诸葛亮以仁德之心,以德育民,主张“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在蜀汉他工作扎实,做了许多利民惠民的“隐性政绩”,致使老百姓在他死后,思恩怀德,私祭于野。

  范仲淹的忧乐观体现《岳阳楼记》里为世人传咏千载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名句。翻译本义为:为天下百姓忧愁之事而先忧心,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范仲淹的忧乐观其核心就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公忠为国,为民操劳。历史上胸怀这种忧乐观的人,理想远大,精神崇高,追求真理。诸如还我河山之精忠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文天祥,天下为公的孙中山,为人民谋幸福的毛泽东,心系百姓的焦裕禄等。他们都是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从灵魂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其“忧”可谓“先”,其“乐”却在“后”。

  现实意义:

  2015年4月,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荐赏素有“文明史上的经典、政治史上的坐标、文学史上的脊梁”美称的十篇政治美文,与南阳密切相关的《出师表》与《岳阳楼记》收录其中。

  2015年1月9日起,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纪录片《鉴史问廉》, 这部全面梳理中国廉政文化的大型纪录片共分八集,其中在南阳的取景地就有南阳武侯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三处,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前后《出师表》成为第三集的焦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更加需要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精神和范仲淹的忧乐观武装自己,并时时处处鞭策自己、警诫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牢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且慢行乐,切勿忘忧,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万不能为一己之乐,造成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成为民族的敌人。

  两位名人演绎为官经典

  人文资源:召父杜母

  召信臣,生卒年不详,字翁卿,西汉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杜诗(?-38年),字君公,东汉河南郡汲县(今河南汲县)人。光武帝刘秀时,历任侍御史、成皋令、沛郡都尉和南阳太守等职。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灌溉以汉水支流唐白河地区成效最为显著,唐白河的灌溉又以今南阳、邓州、唐河、新野一带较为发达。召信臣和杜诗作为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相继大力兴修水利,造福地方,两人为官同样勤勉有为、清廉爱民,赢得当时百姓朝廷的交口称赞,《后汉书》中记载道: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延伸解读:

  人们常常用“父母官”来形容政绩卓著的地方官员,而这一典故正是出自被誉为“召父杜母”的汉代南阳地方官召信臣和杜诗。

  汉元帝时,召信臣以谏议大夫迁任南阳太守。在南阳任职期间,召信臣勤政爱民,工作很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实施富民政策,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召信臣遍巡南阳各地河流,探究水源,主持开通沟渠,兴建水门堤堰数十处,可灌溉农田“多至三万倾”。这一水利工程一直使用到明代末年才完全废弃,而钳卢陂在今邓州南,史称灌田万顷,废于清代前期。

  召信臣不仅大力兴修水利,同时注重管理。他“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由于建设与管理并重,使得南阳地区水利事业十分兴盛,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生动描述了当时的盛景:“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于民……其水则开窦洒流,侵彼稻田……百谷蕃庑,翼翼与与。”

  在召信臣主政时期,他提倡节俭,推行移风易俗,禁止婚丧嫁娶奢侈浪费,并约束官吏及其子弟,发现下属官吏有放任其子弟游手好闲和不务正业者,轻则批评,重则罢官,甚至绳之以法。于是,“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民得其利,蓄积有余”。“吏民亲爱信臣”,尊称他为“召父”。

  继“召父”之后,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任南阳太守后,同样重视发展农业水利,“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南阳是光武帝的家乡,杜诗上任后,严惩了一批横行无忌、欺压百姓的豪强贵族,使得地方社会得以安宁。 他“诛暴立威”,“性节俭而政治清平”,减民劳役,造水排,铸造农具,提升生产力水平,并开沟渎筑池塘,广垦农田,百姓粮丰衣足,使得“全郡殷富”。

  杜诗根据前人的冶铁经验,改进发明了在水利机械史上有重大意义的“水排”,用以鼓风炼铁,摆脱了单纯靠人力劳作的落后方式,大大提高了冶铁质量和效率。随着水排的推广应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优良的农业工具大批制造,进一步发展了农业生产。

  虽然曾身为地方大郡的最高官员,杜诗一生却非常清廉。他将薪俸大都捐出用于兴修水利、治理陂田,在他病逝后,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田地和房产,后人连丧事都无力办理。此事被光武帝得知后,特意下旨由地方官府出面为他治丧,并特赐绢帛千匹作为丧葬费用,

  后来,人们将杜诗与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从此,“父母官”这一尊称便广传后世。“召父杜母”便也成为官吏的楷模。

  现实意义: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同村民们座谈时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中国百姓称地方官为“父母官”的最初原型——召信臣、杜诗就是“好干部”的最好典范。

  古人云: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重温“召父杜母”的故事,对理解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父母官”在其位当谋其职,一心为百姓谋福利,求发展。召、杜两位太守廉俭执政,励精图治,依据当地实情,去末归本,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我们的干部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关注民生、善解民忧、谋求民利,真正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造福百姓重于一切,实现人民的愿望先于一切,实施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带领广大百姓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一展风采,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干部。

  “父母官”是官又不是官,而是百姓对自己爱戴的干部的昵称,是赞美,也是一种期盼;“父母官”不是父母,而是人民的儿女,是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做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儿子,是共产党干部的优秀品质。因此,“干部首先要当好人民的儿女”。今天,为官者更应当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进对待群众的态度里,以爱民之心鞠躬尽瘁,以利民之事死而后已。

  两座官署承载官德精华

  人文资源:内乡县衙、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2001年南阳府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2012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县衙坐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誉之为“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 有“天下第一衙”之称。内乡县衙1984年被辟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延伸解读:

  两座古衙门,半部官文化。位于南阳城区的府衙和内乡县的县衙,承载了古人治国为政的智慧和心血,如同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向世人展现着传统官德文化的范式和精华。

  两座级别不同的官署衙门的大堂,都有着自己的名号,一堂名“公廉”,一堂名“三省”,背后各自都有着隽永的含义与动人的故事。

  南阳府衙大堂称“公廉堂”,大堂对联集中反映了“公廉”的道德含义——“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这是古人有感“羊续悬鱼”所写的诗。南阳府衙博物馆三堂前面的内宅门上,高高悬挂着的一条木鱼诉说一位南阳廉吏的风骨。

  相传在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任南阳太守。一天,羊续正在郡衙三堂内读书,忽然有人来报郡丞来访。郡丞给羊续送来一条南阳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郡丞执意要他收下,扭头就走。郡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堂外内宅门的大梁之上,经过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郡丞又送来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拉到内宅门外,指着内宅门大梁上悬挂着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经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郡丞深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

  人们感念羊续高洁的品质,将他称为“悬鱼太守”。从此,“羊续悬鱼”这个成语成为官员为政清廉、拒绝受贿、道德自律的代名词。羊续的清廉成了史学家笔下“廉吏”的典范,《后汉书》还专门为他立了传。

  内乡县衙各个主要建筑物前,都悬挂有一副楹联,共计35幅。这些楹联意境深远,折射出古代政治、官吏作风和世态民情。

  内乡县衙大门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主持营建内乡县衙的知县章炳焘,将这副楹联镌刻在县衙大门两侧,其标榜为官务实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而章炳焘在内乡“历任九年” ,之所以“交御时太平无事”,政绩突出是一个重要原因。

  县衙三省堂的横匾上书写着“清、慎、勤”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清、慎、勤”作为皇帝劝诫为官者的箴言,出自三国魏司马昭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明清皇帝亲倡,置匾于衙署,以警戒其为官者自己要做到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县衙大堂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要案的地方,其前甬道上的戒石坊,向南刻“公生明”三个大字,向北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铭文。知县在大堂审案时举目可见,警促其秉公办事。县衙二堂是知县预审案件或调解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与二堂相对的屏门上有一匾,上书“天理、国法、人情”,意为施政办案都要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人情。知县在二堂审案时,抬头可见,以示警诫和提醒。

  现实意义:

  随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吟诵了内乡县衙三省堂的名联,内乡县衙随即声名大噪。如今,内乡县衙和南阳府衙分别作为国家和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当代人体味优秀官德文化、学习正确为政思想的重要场所。

  在南阳当过父母官的诗人元好问曾赋诗感慨:“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南阳自古为冲要通衢之地历来政要任守,名宦辈出。在南阳以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为代表的衙署品牌,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到此品味衙署文化之内涵,反思为政之官德。

  “清勤慎”是中国古代吏治标准,但这三个字同样适用于当代。在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还有很多围绕民与官、贪与廉、奢与俭、得与失进行辩证思考的经典楹联,不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对为政者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纵观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南阳官德文化,从“五大夫”百里奚,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范蠡,被誉为“召父杜母”的南阳太守召信臣和杜诗,到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于世的西汉法学家张释之,“坐堂行医”的长沙太守张仲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公道正派、忧国忧民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以及“羊续悬鱼”的主角羊续等,这些南阳籍或在南阳从政的父母官以其公忠为国、以民为本、立身持正、勤勉尽职、清正廉洁等从政道德,构成南阳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官德文化。这与新时期大力倡导的“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等官德思想一脉相承。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官德文化,就是要党员干部以古人之镜正为官之本。”市委书记穆为民提出,德为身之本、政之要,领导干部的德行体现了党风,关系到政风,影响着民风,传统官德文化中包含的民本思想、明德之志、勤勉精神和廉洁自律等内涵与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要求一脉相通。

  穆为民说:“时代不同、官德不同,弘扬优秀官德文化应当把握其内涵和精髓,找准与当代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契合点。”穆为民认为,传统官德文化至少在三个方面对党员干部具有现实意义:一是对照先辈先贤的民本境界,做到真心为民,忠诚担当;二是对照先辈先贤的明德之志,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是对照先辈先贤的勤勉精神,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

  历史的经验证明,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积极弘扬南阳传统官德文化,辩证地从中吸取先进的官德思想,对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新要求,把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的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