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共享衣服、共享汽车……如今共享家族又添新将:共享健身舱。

  这个远看像个迷你集装箱,走过去看发现是个迷你健身房,“公园盒子”一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就吸引了申城健身爱好者的关注。

共享健身舱:既便利还能包场,打80分共享健身舱:既便利还能包场,打80分

  10月24日,24小时共享智能健身舱开创者——“公园盒子”在上海推出了三款新产品,同时上线了新版APP“盒约”,为“社区5分钟健身社交圈”继续加码。

  公园盒子目前在上海主要分布于徐汇、闵行、浦东等区。据了解,在浦东张江某社区的一个健身舱,因为瞬间预约人数骤升,曾出现“爆舱”,不得不又增加了一个健身舱才得以缓解。

  每小时10元在家门口健身

  很多人都有健身的意愿,但缺少行动力,他们被称为“心理健身者”,这样的人群,在中国有2.5亿之众。公园盒子所要构建的“社区5分钟健身社交圈”,就是要将更多的智能健身舱铺设到社区,并逐步形成网络效应,从物理空间上,来降低健身的门槛,帮助 这些“心理健身者”转化为真正的健身者。川妹子郑茜大学毕业后来上海工作,今年国庆期间她通过手机搜索到周围有公园盒子,“说走就走,楼下就有”的健身舱让这个“运动小白”很容易就迈开了腿。

  记者实地体验,手机下载相关App完成注册后,便可线上预约想要去的共享健身舱,预约成功后,在预约时间到达预约地点的共享健身舱,再打开App扫码,就可开门进入健身舱锻炼。这样的流程,对于习惯使用手机完成各种预约、支付的年轻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不用办年卡,意味着不再受困于传统健身房以年卡、月卡方式的绑定。既节约了经济成本,还降低了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因为你只需要走5分钟就能到达健身舱。健身费用最低为每小时10元。

  公园盒子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晓蕾告诉记者,美国的健身人群渗透率高达17.7%,而中国目前是0.7%,这并非因为来自于健身欲望和需求的差异,而更多来自于健身认知的相对落后以及行动力的缺失,“中国有巨大的潜在健身市场,却没有足够有针对性的产品去解决几亿用户的需求,比如极致的便利性、足够低的门槛、以及持续不断的激励和陪伴。设计公园盒子的初衷就是要解决这些痛点。”

  目前公园盒子已推出大小不一的2人舱、4人舱、5人舱三种社区健身舱,所对应的空间面积分别是8平方米、18平方米、28平方米,根据不同社区的住户数及人群特征配备相应的盒子,而共同标配是:跑步机、哑铃组、和以智能教练设备为核心的练习区。

  力争让健身者不再孤单

  从今年3月第一个盒子落地,经过大半年的运营,已积累了一万多名用户。

  用户体验成为公园盒子不断完善的重要依据。张江高科的IT男刘亚骏,从今年夏天开始锻炼,因为离家不远、付费方式灵活,他也成了“盒粉”。他还提出互助型健身的建议,希望在一个盒子里有健身伙伴激励自己完成运动计划。针对健身最具挑战的“心理门槛”,刚刚上线的“盒约”功能,达到互相激励、共同坚持,让健身变得更有趣的效果。

  研发团队认为,健身单靠一个人自身的坚持很难。有些健身产品通过纯线上的功能来实现,但可感性不够。公园盒子本身有线下实体产品,可以将这种互相激励的模式带到线下;另外根据用户在使用中的反馈:希望平台能提供一些有经验的达人甚至教练,来辅导自己练习,于是“盒约”应运而生。

  据“公园盒子”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上海落地的共享健身舱共有32个,其中14个还在调试。“我们的计划是在今后的半年内,先在北上广深投放1000个,效果好的话会全面铺开。”

  社区健身模式的有益补充

  社区是公园盒子最重要的投放场景。在过去2个月内,运营方同多家大型物业管理及地产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覆盖约两千个社区,签署合同并完成选址百余个,落地约30个。其中不乏万科、金地、远洋等企业的大型成熟社区项目,也有青客、城家公寓、V领地等大型青年公寓项目。黄晓蕾表示,公园盒子将会一直围绕社区场景进行布局,并且已从成熟社区,扩展延伸至长租公寓、青年公寓等新型形态社区。

  对市民来说,现在离家距离最短、辐射面最多的健身场地就是健身苑点。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1869个、市民球场446处、市民健身房152家、市民健身步道507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214处、市民游泳池35个,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不过,健身苑点更多的是满足社区中老年人的需求,对于喜欢时尚运动的年轻人来说,更偏爱窗明几净的室内健身房。相比已经大面积铺开的24小时健身房,像盒子这样立足社区的迷你健身房,因为离家不远而成为健身者的热门之选。

  据悉,公园盒子主要投放在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至于成本主要来自于机柜、运营和物业方,公司现阶段主要靠健身消费获利。“我们发现用户的平均使用频率是每个月5次,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估。从已经落地的盒子运营状况来看,我们6至8个月可以收回一次性的固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