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洛阳施工工地发现明代墓葬,出土墓志显示主人是“名门”》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郭帅 陈琳/文 张欢欢/图视频 陈姝/剪辑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称洛阳市定鼎北路310国道附近工地施工中发现疑似古墓葬,视频画面中有一个半人高的椭圆形入口,纵深内隐约能看见墓门造型的建筑。4月11日,记者来到发现疑似古墓葬的工地现场,采访了现场挖掘和保护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斌,得知这是明代一名董姓官员的迁葬墓,已经出土了两合墓志,剩下的文物还正在发掘中。
施工现场发现明代古墓葬,已发掘出两合墓志
记者来到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营庄村的施工工地,工地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营庄立交桥项目的建设现场,发现古墓葬的地方正在建设下水系统。
记者在现场看到,墓葬区位于工地的北部,紧邻工地外的厂房,整个地基被挖到地平面下大约5米,墓葬的最北端是一个直径大约2米的半圆形拱门,是墓葬的假门。“假门在古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给人感觉假门后还有一间墓室。”刘斌告诉记者,在假门南边是一个大约6×4.5米的主墓室,再向南是墓葬的入口,有两块青石板封着,而出土的两合墓志,就是在墓葬入口外的墓道边沿被发现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墓葬西边的墙壁上有一个大的盗洞,墓葬很有可能被盗过。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墓室内的清理工作,还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刘斌说,4月7日下午接到110的指令,大约一个小时他和工作人员就赶到了现场,要求施工单位停工并保护好现场。从4月8日开始,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后续发掘中可能还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墓主人董家是洛阳“名门”,从安徽迁葬至此
刘斌告诉记者,出土的两合墓志分别是墓主人董用威和他的两位夫人戴氏、王氏的。“墓志上写的很清楚,‘明中顺大夫望中董公墓志铭’‘明中顺大夫董公暨配安人戴氏王氏合茔墓志铭’,还有董用威的生平。”刘斌说,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董用威,字爱先,别号望中,是明朝时直隶凤阳府的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去世,之后葬在凤阳当地。万历二十六年(1598)夫人王氏和他的儿子董承业将其迁葬到洛阳“邙山洛水茔庄之原“,即现在的营庄村。董公先配戴氏,戴氏去世后继配王氏,王氏于万历三十年(1602)去世,去世后也同董公合葬一处。
根据墓志上的内容,刘斌特意查了洛阳董家,发现洛阳董氏家族从明武宗正德年间起至清末,在两朝十一世350余年中出了很多名人,在洛阳坊间还留下了“两朝十翰林”得美谈,也为洛阳科举史上增添了“一门七进士”的佳话,而董用威就是董氏家族的八世祖。“当天来发掘的时候,听说墓主人姓董,附近不少董姓村民说小时候听老人说,这儿就是董家墓地。”刘斌说,他查到的资料也显示董世威祖籍就在洛阳。
“明代墓葬洛阳出的不少,但这么大规模的砖石墓不常见,可以说是很大规模了。”刘斌说,随后很可能发掘出其他有价值的文物,等发掘工作结束后,所有出土随葬品会统一登记入库,墓室应该会回填,不影响工地的其他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