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迎迎/文图

  9月1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日前正式公布《森林郑州生态建设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郑州市的“森林河南”建设作出明确安排。根据《规划》,到2035年,郑州市要实现森林覆盖率36%以上、森林蓄积量756万立方米、湿地面积105万亩的目标,打造美丽城镇、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村庄和美丽田园,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郑州。

  到2035年,郑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

  郑州被称为“绿城”,那么全市绿化状况如何?

  《规划》透露,近年来,郑州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效益显著增加。与2007年相比,2019年全市森林面积从182.2万亩增加到278.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6.26%提高到33.36%。但与此同时,郑州市人均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仅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1/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质量不高,树种单一,特别是平原地区,杨树占绝对优势,杨树的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平原区森林面积和蓄积的79%、93%,与河南省要求单一树种栽植数量不超过20%的标准距离较远。

  为圆满完成郑州市森林河南建设任务,郑州市按照“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城市发展思路编制了《规划》。围绕“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统筹推进“森林、湿地、城市、流域、农田”五大生态体系建设。以沿黄生态廊道、山区增绿等为建设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着力打造森林绿都,成为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城市。

  《规划》提出,到2035年,郑州市所有宜林地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36% 以上,超过河南全省森林覆盖率31%的目标。所有县(市)建成省级森林城市,所有生态廊道得到绿化,所有区县(市)实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郊野公园全覆盖。森林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动郑州森林“绿城”向森林“绿都”跨越式提升,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郑州。 

  每500米一个绿地 大项目须配建2000平方以上社区公园

  为实现上述目标,郑州市将规划沿黄生态建设工程、城市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山区增绿添彩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

  在城乡绿化美化工程中,围绕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加城市绿色元素,使城市森林、绿地、河流等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形成“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格局。

  推动绿地免费向居民开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力争每500米有一个公园绿地,力求出行见绿;对大项目建设要求配建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园。所有县(市)在规划期全部建成森林城市。

  《规划》同时提出要打造中原森林城市群。加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片森林廊道、森林片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的连接,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提升生态承载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原森林城市群提供支持。 

  全市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5个 新建3处湿地公园

  生态公园体系建设工程方面,《规划》明确,开展侯寨、邙岭、水磨、梅山、白寨、摩旗山等20处森林公园建设,其中有9处为新建森林公园。规划期内,使全市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5个,省级森林公园达到17个,现有森林公园植被恢复、绿化和景观提升等面积16.9216万亩,新建森林公园面积4.5500万亩。

  同时,对已经建成的北龙湖、龙子湖、象湖、雁鸣湖等11处湿地公园开展水系连通、植被恢复和质量提升工程,形成沿黄河流湿地和沿黄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群,打造形成一条生态文化科普宣教、休闲观光的湿地绿带。

  开展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续建中牟雁鸣湖万亩湿地公园、新郑十七里河湿地公园、新密溱水河湿地公园等8处,共计10.28万亩;新建登封隐士湖湿地公园、新郑市双洎河湿地公园、登封市西南郊野湿地公园(祖家庄)等3处,共计0.47万亩。 

  开展凤湖生态休闲区建设 打造郑州西南生态文化宜居“后花园”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全市构建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相结合的森林旅游体系。

  开展凤湖生态休闲区建设,总用地面积20万亩。将凤湖生态休闲区打造成为郑州西南生态文化宜居的后花园,逐步建设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森林文化旅游示范区,实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目标。同时,以发展森林旅游为契机,以建设和完善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13个以及其他风景名胜区6个等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游览服务与科普教育等,大力提升公园接待能力。依托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以“修身养性、调试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

  据悉,整个《规划》总投资385.13亿元。规划任务完成后,将大幅度改善郑州市生态质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每年新增生态和经济效益价值达171.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