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位乡村教师的29年深山坚守:“这里的孩子需要我”》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大象新闻记者 高君晓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向宇/文图视频

  他是校长,是班主任,同时也是语文、数学、体育、思想与生活老师;他在距离河南省鲁山县下汤镇20里、海拔1000余米的大山深处,在那个叫“杨家庄小学”的地方,坚守了29年。他叫郭占国,和他一起坚守在这里的还有她的妻子陈转利。

  29年间,郭占国放弃高薪、放弃无数次走出大山任教的机会,在这个名叫“小学”,其实只是一个教学点的地方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出了一个又一个希望,他教过的孩子,不少人考进了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

  “大山里的孩子需要老师,总得有人留下来。”说起自己坚守的初衷,这个刚刚47岁却已满头白发的男人给出了这么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动情的话语。

  放弃高薪 回到大山

  8月29日,记者驱车来到了鲁山县下汤镇。下国道后,顺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又行驶10多公里,终于看到了杨家庄小学。这里地处鲁山县四个乡镇交界的大山深处,海拔1000余米,全村1480人,分散在方圆约15公里的几十个居民点上。而杨家庄小学就位于一座山岭的半山腰处。

  走进杨家庄小学,只见已有20多年历史的两层教学楼已经重新粉刷了一遍,焕然一新。院子两边也新建成了小厨房、餐厅,卫生间、洗浴室。

  “正好昨天把西边的厨房、小餐厅装修好,东边也有两间小屋子改成了厕所和洗浴室,以后孩子们的卫生条件就好多了。”看到记者到来,郭占国迫不及待地介绍他这一个暑假的劳动成果。原来,上个学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向小学捐赠了一个厨房消毒柜、一套洗涮设备和一个水塔,他趁着暑假的时间将学校的几间房舍重新进行了布局。

  郭占国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杨家庄村人。瘦高的个子,鼻梁上挂着一副眼镜,肤色黝黑,双手手背明显有晒脱皮的痕迹。

  “新学期开学后,这所学校就只剩下11个学生了,三个年级: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现在的教学楼是在1998年重新选址后盖的,之前学校是土房子。”说起学校的事,郭占国不禁有些感慨,“那时候条件艰苦,学生们都是自带干粮,就在屋檐下的土灶台上自己生火、自己做饭。”

  1993年,19岁的郭占国高中毕业后,分配到鲁山国营煤矿上班,工资800元左右,这在当时是少有的高薪。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走下去,虽说不上多富有,但提前实现小康是肯定的。

  “上班有半年多吧,就是在8月底小学快开学的时候,村上的干部就找到我父亲,劝说让我回来代课。”郭占国说,当时的杨家庄小学有学生100多人,正式的老师只有一个,还有七八个代课老师,“那时候代课老师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也还都是大一点儿的孩子。但因为工资养不了家,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村干部一共找了我父亲两次,还到县城找我一次。最后我父亲也来劝我。他说‘别的我也不多说了,咱不能眼瞅着学生们没学上。’”郭占国坦言,当时让他放弃那样的高薪工作,确实不甘心,但是父亲的一句话,让他很受触动,他决定到学校先试下,看情况再做决定是否留下。

  看到孩子们的那一刻 就决定了

  就这样,郭占国找了个借口、请了个长假,回到了杨家庄小学。

  1993年9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郭占国正式成为杨家庄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在并不明亮的土房子内,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当时还不知道代课老师的工资是多少,但想着也不会太差吧。但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一个月只有40块钱,还都是村里人凑的。”郭占国回忆说,当时还幻想着即使没有在煤矿的工资高,至少应该说得过去,但是现实却无情地给他上了一课。

  郭占国说,那个时候他动了离开的念头。但脑海里出现的一幅画面,让他最终留了下来。

  “我们这个村村民分布的有点散,学生们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最远的还得翻越两个山岭。所以,孩子们早上都带着干粮,中午在学校吃一顿,晚上回家。”郭占国说,来到学校后他就发现,每个教室的屋檐下整整齐齐砌着一排土灶台,中午放学后孩子们就在土灶台上生火做饭,热一个馒头、下一碗素面,就是他们全部的午餐。

  “特别是一些一年级的小孩子,有的还不会生火做饭,看别人怎么做,就依葫芦画瓢,做出来的饭半生不熟的。一想到这个画面,我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儿。这都是国家的未来,咋能没有老师教呢。有钱没钱,以后绝不再动走的念头了!”就这样,郭占国也不再纠结工资的多少,直接辞去了那份煤矿的工作,开始安安心心地给孩子们上课。

  再次放弃外出的机会

  1998年,在政府、村民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杨家庄小学新教学楼建成使用,孩子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还可以在学校住宿。

  “孩子们都太小了,有些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半夜还得提醒他们上厕所,免得尿床。”郭占国的妻子陈转利说,她也是杨家庄村人,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她将继续上学的机会给了她的姐姐,而她也成为杨家庄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比丈夫郭占国还早了半年。1998年,相识相知的二人结为夫妻。陈转利说,学校当时的几名老师除了教学,还要担负起家长的责任,照顾学生的起居。

  由于工作出色,2005年郭占国获得一次县里集中培训的机会。2007年,经过两年的培训后,郭占国转为在编教师,他也再次获得一次走出大山的机会。然而,郭占国毫不犹豫放弃了多所市、县学校的邀请,回到了杨家庄小学。

  “培训前,村里干部、家长找到我,怕我不回来。其实,我根本就没有走出大山的想法。”采访中,郭占国笑言,“从我决定的那一天,就没想过留在外边,因为家里的学生、家长都在等我回去。如果为了自己的前程不回来,放弃这里的孩子们,我良心上过不去。”

  后来,随着中心校的实行,再加上乡亲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少经济条件好的村民选择离开了大山,学生数量也逐年减少。2014年,杨家庄小学成为了教学点,学生只有四十多名,再到今年,学生只剩下11个,老师也只有郭占国一个人。

  为了照顾好学生,此时已经是校长的郭占国和妻子陈转利商量后决定,让妻子主要照顾学生们的饮食起居和学前班的教学,而他负责其他年级和学校的管理。

  学校是孩子永远的家

  “学生越来越少,按照学生和老师的配比,老师也相应的减少。但是山里的孩子特别能吃苦,只要有上学的机会,他们就会特别努力、珍惜。”郭占国直言,如今在学校里,他即是校长、班主任,也是语文、数学、体育、思想与生活老师。

  29年来,在他们夫妇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上学走出大山,有不少学生还考上了清华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等知名大学。而郭占国本人也多次荣获省、市、县优秀教师,2017年,更是荣获“2017年马云乡村教师奖”。

  如今,杨家庄小学只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11人。在这些人当中,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孤儿或者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家长已经无法顾及。每逢周末、节假日、寒暑假,这些孩子基本上都会留在学校里。同时,郭占国周末还要去几个小学,将在上高年级的杨家庄村的学生接回到学校照看,杨家庄小学已经成为了这些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这些孩子家里面已经没办法照顾,就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之外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担心他们走弯路。”谈及未来,郭占国有些担忧,根据政策,乡村人数较少的教学点有可能要关掉,他不知道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孩子们该何去何从。

  这些年来,郭占国已经记不得接回来多少个这样的留守儿童、孤儿学生,他表示,只要学校还在,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就会把他们照顾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