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在贵州晴隆新桥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井下25天(604小时)后获救的3名河南汝阳籍矿工被转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目前,3人各项生命指标稳定,但3人的皮下脂肪已消耗殆尽。
13日一大早,在新桥煤矿临时救护点,王圈杰神志清醒后,记者请医护人员卢维与王圈杰进行了简短的对话,了解到3人在井下的25天经历。
连吃了两天树皮
12日晚11时,记者赶至新桥煤矿时,在煤矿附近一个简单工棚设置的临时救护点,见到了3名生还矿工王圈杰、王矿伟和赵卫星。
“他们能生存下来,而且远远超过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创造了生命奇迹。”一名医护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试图采访3名生还者,医护人员称,他们身体特别虚弱,现在暂时不能接受采访,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休息。
13日凌晨4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临时救护点,得知医护人员一晚都没有休息,一直守在幸存者身边。“一会儿这边喊想喝水,一会儿那边也喊想喝水。”据医护人员介绍,救护点的两个房间里陆续传来生还者的声音,他们不断将矿泉水倒在盖子里,慢慢流入幸存者们的口中。
天亮后,住2号床的王圈杰身体好了许多,向医护人员称他饿得很。看到王圈杰神志清醒后,记者请医护人员卢维与王圈杰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卢维:“你们在矿井下面没吃的,怎么能度过这604个小时?”
王圈杰:“我从被困的第五天起,就吃了两天的树皮。”
卢维:“井下哪来的树皮?”
王圈杰:“井下架棚子用的木料的皮儿。”
卢维:“后来为什么不继续吃树皮了呢?”
王圈杰:“吃了两天后,感觉胃疼得厉害,就没吃了。”
卢维:“不吃树皮了,那你后来靠吃什么生存呢?”
王圈杰:“后来就天天喝渗透水。”
皮下脂肪已消耗殆尽
昨天凌晨4时20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杨博士一行抵达晴隆县新桥煤矿,未顾得上休息,他们来到工棚临时救护点,了解3名幸存者的身体情况。
“像这样被困25天后仍能成功获救的情况,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几乎已经超出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杨博士说,靠水生存一般能维持3至7天,而他
们居然达到25天,这真是一个奇迹。
据杨博士讲,由于长时间的饥饿,3名幸存者的皮下脂肪已消耗殆尽,但他们生命的指标平稳。目前,医护人员已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以增强体能。7月13日上午,赵卫星已经可以吃一些八宝粥和米汤了。
据了解,三人以前体重均在140斤左右,而目前的体重已不到70斤。
由于担心3名矿工获救后情绪激动,救援方把他们和家属暂时“隔离”,未让他们接触。
事故发生时判断准确
王圈杰等3名河南矿工在获救的第一时间,曾向多名进行救援的人员透露他们在井下如何度过25天的经历。
据王圈杰说,6月17日,他和王矿伟、赵卫星和一名瓦斯检测员在井下400米左右作业。突然,他们在井下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根据经验立即判断出是发生了透水事故,而不是瓦斯爆炸等事故。
正巧,王圈杰等4人所在的位置旁边有一条朝上方行走的分支巷道,王圈杰、王矿伟和赵卫星迅速朝该巷道跑去。而那名瓦斯检测员因为经验不足,朝向下的巷道跑去。3人在呼喊瓦斯检测员时,突如其来的大水迅速吞噬了刚才的工作面,瓦斯检测员再也没有消息。
在这条分支巷道内,王圈杰等3人没有恐惧感,他们相信会有人来救他们。他们将头上的3个矿灯取下,每隔一段时间就轮流用矿灯朝被淹没的巷道口照射一下,发出“生命信息”。巷道内还有许多支巷,环境复杂,他们3人没有胡乱走动,就在事发地坐着,减少活动量,说话也是轻言细语,等待救援。同时,他们所处的巷道通风状况良好,他们还能喝到从地表渗透下来的水。
矿灯点起了生命希望
6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多支煤矿抢险队立即加入抢险救援队伍中。
参与抢险救援的晴隆县隆昌煤矿矿长李兴维是最早发现这3名幸存矿工的人,当时他正带领10多名矿工在井下进行抢险作业。
“我们打通了一个被塌方堵住的巷道,勉强从洞中爬过,竟然发现前面有矿灯的光亮。前面是一段20多米长的空巷道,已经被水冲得光溜溜的,人很难站稳,我们朝光亮处爬过去,抑制不住兴奋,发现前面有3个人坐在巷道上。”李兴维说,向他们喊话,虽然几个人的声音微弱,可一个矿工仍能清晰地回答“我们有3个人,都是河南的”。
李兴维告诉记者,一般的矿灯使用8个小时就没电了,而王圈杰他们的矿灯居然还有电,并通过救援巷道向营救人员发出信号,这说明他们很有经验。
我省救援队队员背出3人
昨日18时,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贵能源开发公司综合部部长高永健。当时,他仍带领抢险队在事发现场实施抢险。
据高永健讲,贵州晴隆县新桥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他带领永贵能源开发公司救护大队40多人参与抢险。4天后,河南发祥煤矿救援队、菜子田煤矿救护队共70多人也赶了过来。
高永健说,7月12日11时30分许,李兴维等人在一个斜巷道中发现3名矿工后,永贵能源开发公司救护大队的抢险队员黄永辉、王学林、周维友3人毅然决定深入巷道,实施查看并救援。
“当时,那三个被困的矿工衣服都脏得不像样子了,一见到我们,有一个斜靠在巷道壁上、身体比较好一些的矿工说‘兄弟给我一点水喝’,另一个矿工接着说‘兄弟,我口渴’,还有一个矿工奄奄一息,没有说话。”黄永辉说,经询问,一名体力较好的矿工低声告诉他,能活下来主要是因为“喝顶板水”。
对这3名矿工进行鼓励、安慰和简单护理后,王学林、黄永辉和周维友开始将3个人向巷道口背去。
黄永辉说,要穿过的斜巷道坡度大约30度,巷道已严重变形,宽的地方能并行两人,窄的地方只能爬过去。淅淅沥沥的水,透过顶板淋下来。
“那真是手脚并用,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赶紧把人背出去。”王学林说,当天晚上,累了一天的他睡在床上,才有些后怕。背人时别说塌方了,就是头稍微碰掉块石头挨一下,估计小命都危险了。
据高永健介绍,背出3名河南籍被困矿工的队员中,黄永辉是商丘永城人,王学林和周维友是安徽淮北人。
目前在事发现场救援的,共有4支抢险队,除当地一支救援队外,有3支都是来自我省。
7月13日清晨,在事故救援现场,已经工作一夜的一批救援人员返回井上休息。(梁振廷 李岩 高瞻展 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