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河南新医改:从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破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15:33  新华网河南频道

  近日,随着河南卫生系统“农村卫生体系建设5年百亿工程、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城市医师支农工程、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程”动员大会的召开,河南省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推动河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想方设法打造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河南省副省长宋璇涛在河南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强调。

  最大困难是经费

  “此次医改是近年来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就河南来讲,现在最重要的是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找结合点、突破口;细则出台不在快,在于准确;一定要讲科学重实际。所谓实际,重要的是与现有生产力水平吻合,如果超越或滞后于生产力,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可能还会起负面影响。同群众需要紧紧结合起来,同改革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宋璇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医改任务很重,最大的问题还是经费。比如说,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价,15%的药物差价都需要各级财政承担,而河南有6700多万农民,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很多优惠政策是与当地生产力水平相结合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医务人员自身素质、作风转变问题。”宋璇涛对本报记者说。

  宋璇涛认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要规范医疗措施。比如新农合,核心问题是政府要兜底,即百姓没有钱看病时,政府最后埋单。“去年底河南省政府出台文件率先在全国实现管办分离,告状信再也没收到。”而且要确保最高报销比例,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来确定,并使参合率达到90%以上。二是要提高救治水平。比如县级医院的传染病房少,先进医疗设备也较少,医务人员素质急需提高。“比如这次手足口病疫情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前期手足口病死亡的孩子是由于基层医院没有呼吸机,一台设备30多万元,添置后,县乡医院医务人员不会使用,所以急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救治水平。”三是加大基层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国家8500亿医疗卫生事业投资,河南将获得68亿,投入之多前所未有,这对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将会有较大改善。”

  百亿破解农村卫生瓶颈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5年百亿工程就是5年筹资近百亿元,重点支持建好县乡村医疗机构;51111工程是用5年时间,投资4亿多元,免费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000名研究生,为乡镇卫生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本科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专科生,同时将全省10万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轮训一遍。”

  刘学周对本报记者说,五大工程出台前做了长期的调研,每一项工程都与医改密切相关。办好县医院、乡卫生院是落实医疗服务公益性的重要体现。今年河南第一批20个县医院和150个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3月底已全部开工。“一个县医院国家补助近2000万元,过去想都不敢想。”

  刘学周说,河南省卫生人才队伍总量在增加、素质在提高、服务能力也在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三是分布结构不合理,基层和农村人才匮乏。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南卫生科技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瓶颈,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已十分紧迫。

  基本药物制度比医药分家更有效

   “医药分家比较难。”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最终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医院不可能不卖药,实施基本药物报销比例高,基本药物之外报销比例低,促使医生、病人使用基本药物,这是正确导向。

  刘学周告诉本报记者,医药分家不太好分,也不科学。而且医药分家不是根本有效遏制看病难看病贵的办法,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分级医院管理制度,就是向基层倾斜,重心下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15%的批零差价由各级财政承担,百姓医药费就可以降低了。这次医改会有很多配套政策,基本药物制度近千种药物在这个范围内,药价将非常低廉,这样医药也就没有必要分家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阚全程是医药学专家,他告诉本报记者,医药分家主要是为了切断药品利益关系。现在整个社会用药不够规范,原因很多,医改提出医药分家,但执行有难度,且有可能会出现该涨的(医疗服务费)涨了,该降的(药费)却没有降下来,如果实施医药分家,监管力度一定要加大。

  阚全程说,新医改将医院15%药物批零差价取消,由政府补贴给医院,资金能否及时到位是这个制度执行的关键所在。如果政府补贴资金不到位,医院难以维持。目前,15%批零差价在医院维持运转费用中占45%左右,县以下医院占比更高约60%—70%。

  郑大一附院药剂科主任说,医药分家处方管理是个问题。处方用药需要医师签名,到药店买药鉴别医师签名真伪技术上保证不了,用药安全无法保障。

  此外,郑大一附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娄朝晖对本报记者说,现在执行的新农合政策有些不合理。比如到省里大医院看病的多是重症疑难病,尤其骨科、神经内科病人使用一些进口器械治疗不报销,且县里规定到省里看病只报销30%,在县里看病报销70%。应该根据病情确定报销比例,如果重症或手术病人来省里看病应提高报销比例,至少报销50%为宜。

  在郑大一附院骨科门诊,一位姓高的病人说,她家老人原在郑州上班,退休后回到老家洛阳,前一段心脏病住院治疗花费2000多元,到医保中心报销只拿到13.80元,报销的钱还不够洛阳到郑州的路费。

  中医药需政策扶持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医药不仅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脑血管、心血管病等治疗中有较好疗效,在传染病防治上也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中医药还有简便廉价的特点。据统计,2008年河南省中医院每个门诊人次和每个出院病人的费用仅仅是综合医院的1/2多一点,但是为什么中医药使用率低,中医院还热衷于买高档次检查治疗设备?主要是因为中医药价格太便宜了,仅靠中医药给医院带来的收益连维持都很困难。夏祖昌对记者说,有个老中医在河南很有名,一上午看40个—60个病人,他的挂号费给医院带来的收入还不够他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所以,要在今后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各级政府要重视发挥中医药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河南重点支持117所县级医院建设,前两批有6所县级中医院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但这个比率还很低;第二,中医药需要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采取激励补助政策,使中医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三,中医药制剂急需出台适合中医药制剂的法律支持;第四,实施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突出农村中医药发展。最近河南评出首批以楮玉霞、程春生、马云枝等为代表的31位名中医,标志着河南中医药事业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的又一个里程碑。

  夏祖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发展之中,广大群众医疗消费水平还不太高,发挥中医药作用,特别在贫困地区和农村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的国情所需。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