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

  广武大葱还能流传多久?

  在2008年以前,张海彦和其他村民一样,加上荒地、耕地等各种形式的可耕地,王顶村每人有4.5亩土地。

  “2008年,有人过来租赁土地,一租就100多亩,租期50年。之后,更多人来这里搞农业项目,把村里更多的地租走。”张海彦叹息说,这些地多是原来的广武大葱原产地。

  村民张卫说,这几年,因为种植生态涵养林,原来郑州西南的二七区和新密部分乡镇村庄的不少地被收了去。广武地处西北,平时大风扬沙会把黄河两岸的沙土刮到市区,再加上要发展这里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桃花峪景区,“林业部门选择在这几个村进行退耕还林,将王顶村剩余的土地全部租了下来种生态涵养林,每亩每年890多元。王顶村全村400多人从此无一人有一分土地,这些田地我们祖先一直在种葱为主。现在一收走,俺村无一人再种葱了,多去打工了。”

  张卫说,今年5月份,全村可能就要搬出来了。从此,这个传统农业村庄将彻底和耕地说再见了。

  “每次看到街上的葱,我们种了几十年葱的人,担心祖上留下来的广武大葱不知道还能流传多久,这可是个好东西呀,百菜之王。”张卫说。

  图景

  广武大葱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

  昨日,记者从荥阳市农委了解到,广武大葱正在受到多部门关注。早在2009年,荥阳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荥阳农委就联合编制了《地理标志产品——广武大葱》的河南省地方标准,明确广武大葱为地理标志产品,确认广武镇寨峪村为广武大葱起源地。2010年,郑州市农委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广武大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同年广武镇寨峪村广武大葱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后又被评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注册有“霸王牌”、“邙山牌”、“鸿沟牌”三个商标。广武大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武镇、高村乡、王村镇、城关乡等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

  荥阳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统计的数字显示:目前有1.5万亩广武大葱,年总产量达到6万吨,总收益6000万~7000万元,是荥阳市第二大经济作物。虽然广武东北部几个村葱农的土地被收归林地,但广武大葱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以广武镇西北部的邙岭寨峪、北陈沟为中心向南部辐射,形成块状生产区,核心区包括广武镇寨峪、北陈沟等村,种植面积0.4万亩。此种植面积占当地农业的50%~60%。辐射区包括广武镇西北部的樊河、张庄、中任、北任、车庄、车大沟等村,东南部的董村、董庄、插闫、西苏等村及汜水黄河滩区,种植面积0.6万亩。已形成寨子峪村、陈沟村等广武大葱专业村2个,拥有广武大葱龙头企业1家,广武镇大葱专业合作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栽植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53户。

  据了解,黄河边4万亩大葱生产基地,也已经初步建成,亩产3000公斤左右,亩均收益3500~5000元。“广武大葱这个地理标志产品不会让它绝迹。”这位工作人员介绍。